每天写1000字谈写作文章写法

你也曾为写好文章而摘抄句子吗?

2018-01-16  本文已影响131人  愈之的简书

忘记是哪个年级的语文老师教的,要摘抄好词好句。还被当成作业布置了下来,要求每个星期都抄写一定数量的句子。

作为一个听话的乖学生,我抄了很多好句,希望通过这个方法在写作上取得进步。尤其是我独自研习写作的头几年。

结果……几乎没有一句能用上的,因为老师也说,文章要自己写,不能抄别人的。好吧,这些都是借口,真相是:抄写了的句子,我不懂用。

不懂用有两个意思:一是脑子不灵光,要写作文的时候压根想不起抄写过的句子,二是想起来了,但不会用,不知道要把那个句子放到哪里去。两种情况轮番出现,未曾间断,直到我不再抄写句子。

我想你身边或许会有这样的人,你们一起去玩,他总能不时说出一两句古诗词来,也许有点装逼,但又觉得挺牛的,因为他说出来的句子通常都是名句,可是,看见同样的事物,人家就是能说出来,而你却不能。

顺便一提的是,我也不能。

所以,我也很羡慕那些能出口成章的人。如果他也会写一些文章,我会更羡慕他,因为这样的人,通常也能在文章中灵活地运用各种古诗词、名人名言以及其他摘抄下来的句子。

如果你也是这样的人,我还是建议你继续抄写各种句子,这样做对你写文章非常有帮助。

如果你和我一样,不擅长运用抄写来的句子,请往下看。

不会灵活运用抄写的句子这事儿,一直困扰着我。

我曾经为了解决这事儿而反复地看自己抄写的内容,并且背诵,不过句子越抄越多,记住了这句,很快那句又忘了,真要用的时候,想了半天,很多句子还是想不起来。如果你看见我在文章里运用了诗词歌赋或者名人名言,通常我是只记得这句话大概的样子,然后通过百度把原话找出来,引用到文章之中的。(此处感谢百度)

经过一番折腾以后,我就不抄句子了,改为抄词语。

正如你想的那样:词语好记。

不过也的确很好用。

但词语也不是随便抄的。

在散文或者小说里,单一的四字词其实力度不够的,一个事情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它就不再需要一个句子了,当段落里没有足够的句子,段落是撑不起来的,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人在描写事物时,不会单纯地用一两个四字词,而是一个或多个四字词+短句。比如冯骥才在《俗世奇人》中描写人物时,就用了这个方法。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让描写变得更加生动传神,因为四字词很好理解,看到这个词,就知道是什么意思了,它省去了很多繁琐的描述,让文章的节奏更为明快。不过这种方法涉及到反复练习和长期积累的问题,唯有这样,这些抄来的词语才会变成你文章中的一部分,说白了,是个体力活。

在同类型的稿件里,四字词也经常出现。你可以把它当做术语,尽管它并不完全是。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公文了……对,公文!攻坚克难、紧抓落实、明确责任,权责分明……这些词语,你可以在报告、总结、方案、计划等不同的地方看见,而且非常好用,积累了这些词语,对你的公文写作有很大的帮助。此方法亲测有效。

对于摘抄我还有一个建议:如果你和我一样,不能灵活地运用抄写的句子,甚至运用词语都是有困难的,那么,你还是把更多的时间花费到琢磨自己的文笔上比较好。文笔流畅,词语达意,做到这一点,我觉得比用上摘抄的句子更让人欣喜。毕竟,每一词,每一句,都真真正正属于你。

运用词句,有时候也是需要天赋的。就是有人能够很好地用那些句子,甚至都不需要刻意去记忆,但有的人就是得通过训练,有的人通过训练也做不到。

这事儿,老师们一般不会告诉你。摘抄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只是能否很好地运用,得看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