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放弃孩子,还是不放过孩子?
“不要哭啦!我跟你说不-要-哭-啦!听见没?”
大人强势的命令及孩子凄厉的哭声划过深夜长空,钻进我的耳朵里。
似乎孩子也极力在克制自己的哭声,好容易降到抽泣,又被父母轮番上阵的“道理”——“这么晚了有脸哭!”、“影响别人睡觉,知道没?”、“怎么不听长辈的话呢?”......一再攻破孩子试图搭建的坚强防线,最后TA索性放声大哭。
妈妈似乎一直不放弃对孩子的苦口婆心,爸爸也迫不及待的及时补充,并口口声声不忘加上一句“我这是为你好啊!”。而我的脑补画面却定格为两个大人欺侮一个孩子 。
“我特么的,凭什么不能哭?”真想替孩子吼大人一句。
对于这种爱孩子的父母我实在不敢苛同,我相信如果孩子生病了,他们恨不得拿自己的性命去抵换,但当孩子哭闹的时候,却让很多父母烦心甚至无法忍受。
他们不放弃教育孩子,在我看来更像是不放过孩子。
教育的根本其实就是人性的回归,压抑的情绪从来不会消失,当我们习惯性将所有委屈,不满等负面情绪积压在心理,不解释,不宣泄,不面对,就像隐埋的炸弹,迟早会出问题。
不管孩子做错什么,时刻面对TA的难过情绪,作父母学会的第一个就是闭上自己嘴巴,放下你想要发表的过来人经验和指点,去听听,看看,摸摸,抱抱孩子,允许TA内在情绪的自由流淌。
1、求你,批评我!
墙上的时针快指向零点,孩子小文房间的灯依然亮着,敲门被应允进屋后,小文告诉我她以后的学习计划每天都争取零点以后睡觉。
“为什么?”我问
“因为这次期中考试,我没考好啊!你没说我,爸爸也没批评我,我难受......”她的眼睛红了。
随着跟导师周梵学习成长以来,我越来越知道,让孩子知耻而后勇的鸡血力量并不能持续多久。
作为一个青春期的孩子,她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去思考自己的人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甚至也允许成长过程中任何动荡。
我只是去警觉,孩子异常行为的背后是不是表达“寻求关注”、“权力斗争需要”、“报复”、“自暴自弃”的目的之“暗语”。
对于这种求批评的举动,我也有些好奇。
“我觉得对不起你们!在这么幸福的家庭里,这次没考好!哇......”孩子说着说着哇哇大哭。
原来,我们跟老人住在一起,爷爷每天“爸妈辛苦都是为了你,你要好好读书!”、“谁谁的条件不好,学习还那么好,你呢?”........。
与其说孩子因为成绩不好觉得对不我们,不如说,她内在有个巨大恐惧:如果我不够好,就不值得被爱。
这就是我们在成长学习中遇到常见困难,当我们寻求一切资源让内在的小孩子不断长大,内在意识空间去更放松,更敞开的接纳、理解,尊重,信任人、事、物时。
身边的亲人开始对你说:“不要放任孩子”、“孩子天性贪玩,大人不盯着,怎么行?”、“一分压死一大排啊!”.......。
你会不会觉得压力倍增?深埋在内心那个担心,焦虑的部分会不会被轻易勾出?加之周围所谓主流社系现状,你会不会惶恐?.......。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人比你更了解你自己,比你更懂得如何过好你自己的生活,比你更懂得如何去寻找快乐?答案是:没有,除了你本人!
那么,对孩子也是一样,无论我怎么重视学习,她不重视就是“皇帝不急,太监急”没用!
所以除非孩子需要,我尽量避免给到孩子不请自来的打扰。但我无法要求所有的人跟我一样,比如她爷爷。
“我喝口水,爷爷对我,你在磨叽什么,还不学习!以后没书读看你怎么办?”从孩子的描述,我们再次体会到爷爷的“用心良苦”。
“批评我,我会好受些,可连爸爸也没有批评我?”孩子又开始哭,她哪里知道,在这之前我跟她爸爸达成共识,孩子的每次考试分数不能说明什么,重点在于查漏补缺,绝不以打击孩子信心而采取指责。
可是以前我们的教育方式、周围人的看法或多或少潜移默化变成了孩子的内在父母,那个内在批判她不上进的声音一直鞭挞着她。
“所以你用这种方式来惩罚自己?”我问小文。
“不,我不想还没长大,就要去搬砖!”孩子咬着嘴唇,满是对未来的忧心忡忡。
教室的门口似乎每天都站着一个无形的老师在无声的宣判每一位进入教室的孩子将来可以上几批线,同学之间学习上的暗自较劲,考试后的评头论足......似乎她给我换了个名字叫“静静”,看着她,点头,点头,看着她,两个动作的重复,几度换来孩子的感谢。
“小文,我们爱你,只是因为你是你,跟你的学习成绩没有半毛线的关系。无论如何我们都爱你!”听我说完这句话,小文的眼睛一片晶莹。
和小文记不清是多长时间的促膝长谈,此时,我只想感谢我有这样一个敞开的孩子 ,她有困惑,梦想,惊惶,也有对自己不多的肯定.......而她愿意让我看见。
“有时我真不想活了!”听到她这句话,作为母亲的我谈定的回了句:“很多时候,谁不是一边不想活了,一边努力活着?”
看着小文若有所思的点点头,我知道她开始与那个内在严厉的父母进行和解,接纳自己。
前不久,看到王朔在一篇文章里这样对父母们说:
“孩子给你带来多大的快乐,早就抵消早就超过了你喂她养她付出的那点奶钱,这快乐不是你能拿钱买的。没听说过获得快乐,还让快乐源泉养老的,这不是讹人么?她大可不必养我,我不好意思。我们的父母这一代丧尽安全感,下意识不自觉——个别人故意——把自己的恐惧传递到孩子身上。”
所以,千万不要拿你对孩子的好,要求孩子成绩好,要乖巧,听话孝顺,外加懂事识大体,七七八八的多累啊!
2、保障,哪里有?
“会计从业资格证取消,做假账将不得再从事会计工作!”
听到喜马拉雅的新闻早餐,正举着哑铃的手一软,差点没砸到我那颗宝贵的头。
“我勒了个去!我才花了几百元到一家会计学校去完成年检呢?”想到这我就肉疼。
其实我没在会计行业已好多年了,之所以对会计从业资格证年检一直坚持,缘于我备考期间特别刻苦。
更重要的一点是,觉得艺多不压身,到哪儿都愁有口饭吃,会计从业资格证、普通话证、高级人力资源师、二级心理咨询师.......。
原来,这一堆证的考取,无非是基于恐惧,总觉得有证在手,就有某些看不见的保障一样。不过就像《我的前半生》里罗子君的母亲薛甄珠所说:“所有不能保证的东西才需要写保证书嘛!”
一次,一个朋友到我们公司来直言不讳的秒判偶年龄较大,我顿时汗如雨下:“老到这么清晰可辩吗?”对方一句话道出玄机。
“只有你是打五笔啊,现在谁还用五笔打字?”听他这么一说,我就忆起大学时,我们的老师在微机房里告诉我们,要勤背字根,这样打字速度快,将来有竞争力,好就业。现在,你看看人家拼音也是打的漫天飞。
周梵老师的孩子3岁铛铛曾好奇问:“鼠标是个什么东东?”因为她的小手指在笔记本电脑和IPaid滑动的溜熟。更别谈,磁带,磁盘,唱片.....这些东西了。
孩子他爸在某企业的在大型电子设备部供职,每周都会听到他提及公司引进了多少智能机器人进入流水线。
前不久,收到一个为某企业宣传片进行配音的邀约,因一时排不出时间,对方直接回了句:“实在不行,机器配音吧,就不用麻烦你了。”
这个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永远在变化,而未来真正的竞争力就是情感和创造力。
所以,为了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个好工作而读书,而丝毫从中享受不到半点乐趣,那么学习就变得容易僵化。
人类对未来事物的所有预测都是基于已经出现的科学技术上,或已经出现的事物,哪怕再天马星空的想像,也脱离不了已经出现的理论,比如科幻电影,螃蟹,八抓鱼。
我们的未来的预测都建立在过去我们经验之上,但未来显然超出我们的想像,比如说爱迪生就曾预测21世纪的消防员可以飞着扑火,金属家具会取代木制家具.....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往往因科技飞速发展而进入错觉,可现实是可控和巨变,没有可以商量,传统计算机,人类仍无法到达火星,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我们不知道,那些难题什么可能被解决,我们唯有保持好奇心不断探索。
人的一生不短也不长,终归是要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和节奏与面对自己及世界,去读诗也好,去远方也罢,包括去好好的爱一个人,而负载太多规条很容易让人望而生畏或者踯躇不前,不得不说犯错也是学习成长的机会。
在詹德林博士《聚焦心理》中他谈到,当内心不稳定,你别逃跑,因为你很快就能知道自己与稳定有多远的距离。就像一挂歪的画,你知道怎么去调正。
“学习成绩好就一定能成为能成功?”面对孩子的提问,我的回答是:“不,但你可以借此有更多的机会,但它并不唯一,现在你们在学校学习,将来社会也是一个大学,有的人没读过大学,但在社会大学却已读到博士学位了。”
而无论成功与否,它只与你自己有关,而与他人无关,真正的成功不是基于你有钱,有权,美貌......而是真正的成为自己而活,这样你才能既享受世俗的成果又不被其裹挟。
3、行动,在当下!
“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要准备的?老师怎么办?”当我跟我的导师周梵谈及自己对释梦工作开展疑虑时。
她的回复特别直率:“搞起来,再说!”
“不打无准备之仗!”、“万一失败了,多丢人啊!”、“智者要千虑”.......在我的原生家庭,我一向视这些规律条至上。
可是,“智者千虑还必有一失,何况我还算不上智者”,于是发现你永远处于需要准备的状态,而且你根本不知道准备好的到底是什么样。
“通过事缘去不断拓展自己!也就突破了与父母越来越像的性格模式”,这是我在老师金牌视频课《彻底走出原生家庭引力》里最大体会。
有时,我会预设很多问题和突发情况,老师秒回:“管它呢?做了再说!”
网上曾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上班不要跟我谈理想,因为我的理想是不上班。”
据调查,超过五分之三的成年人,表示,他们对工作并不投入,甚至会“主动不投入”,因为他们没有兴趣,虽然有人会说:‘我已经拥有了所有想要的东西,但还是不快乐,提不起劲!’实际上他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想要的。
所谓的实现想要只不过是别人对幸福成功的定义,一个一心想玩RAP音乐的人,就无法从早九晚五的金领生活中获得最大的成就感。
因此,对于孩子的学习,我特别注意不去破坏孩子的学习热情,就如周梵老师所说,你不能更按着马头让它喝水,你得陪伴它,引导它,它真渴了,就会自动走到河流去饮水。
对于孩子计划期中考试以后每天自我强迫学到零点,我并不赞同,对于考上什么学校,我也没有做预设,我只是关注她当下的状态就好了。
她说她害怕代数,需要我陪她看看题,我就陪她看题,她说她休息的方式看看维密秀,我就让她同意她看看维密秀......。
“老妈,我想利用寒假给你织条围巾。”听到她这话,我惯性的反应差点脱而出:好好学习,就是对我最好的回报,我什么都不要。"细想这句话是从我妈那里承袭下来的。
“太好了,我当然要!”我马上做出回应,孩子当然知道学习好大家都欢喜,可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为她能想到的,想做的任何表达爱的方式,点赞。
这是她能想到另一个表达爱的方式,为什么我不欣然接受呢。
小文已进入青春期,她需要整合自己,进行自我统一性,不断探索自身有哪些优点和特质,善长的部分在哪里,渴望通过更多的角度更清楚的去了解自己,我自己应该成为谁,将成为谁,这就是孩子最初步的人生的规划。
“画画,学习,唱歌.......”你想做什么,就去做。这个世界之所以有那么多问题就在于我们总是想得太多。
“如果我明天没有学习到零点,你会觉得我是个没有毅力的人吗?”孩子忐忑看着我。
“当然不会,你可以随时开始,也可以随时结束,累了随时都可以休息”。我很坚定的告诉她,因为我也是这样一个没有“毅力”的人,但我每个当下都力求不评判自己,遵从自己的内心而去行动。
可能我们看这个世界是二元对立的,所以我们的情绪也容易纠结在矛盾的二元情绪中,似乎犯错或放弃就等于毁灭,而陷入绝望 。
一旦开始就要坚持,如果不能坚持就不要开始,为了避免陷入绝望而放弃开始,其实我们跟事情和问题最短的路径就是当下去“行动”。
如何让行动没有负担,那就是放下对目标的执着,不把行动做为结果实现的跳板,轻松,全身心的沉浸在每个当下的过程里,你就赢了!
就像周梵老师在《彻底走原生家庭》里谈到的那句经典: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就是一场携手的旅程,孩子的成长也是父母 不断自我完善的探索,如果你不放弃孩子为由,不断要求、鞭策孩子应该如何,那么看起来更像是不放过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