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医疗圈医患小语

宿涵痛失《中国好声音》冠军!没想到这些歌手也是医学生……

2018-10-10  本文已影响19人  我是沐姑娘

伴随着《中国好声音》总决赛的到来,这个夏天也宣告了尾声。

10月7日,好声音总决赛在国家体育馆鸟巢上演。选手宿涵靠着惊人的rap功力和词曲融合技能,一直以来都是夺冠热门,许多人都期待着决赛是他与实力选手旦增尼玛的对决,但宿涵却首轮出局,令不少观众感到非常意外。

惋惜的同时,网友还有另外一种观点引来热议:宿涵这种人绝对不可以让他得冠军!

为什么会这么说呢?因为4年学完初高中全部课程,24岁的宿涵已是清华四年级的医学博士!虽然没有得冠军,他会有遗憾,但试想一下,失去一个21岁就在清华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博士,对于中国医学界是多么大的损失!

宿涵

在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宿涵在读博学习中,愈加发现科研需要全心投入,同时他也愈发觉得内心对于音乐的难以割舍,他这样说道,“科研的确是枯燥的,但是这份枯燥有其价值。如果音乐对我来说只是一个爱好,那么我会选择以科研为主。”

医学生进入娱乐圈,宿涵绝不是第一人,还有他们,曾占据我们每一代人的青春……

60后青春里的“一把火”——费翔

1987年央视春节晚会,飞翔以《故乡的云》和《冬天里的一把火》在一夜间征服内地歌迷,从此,“费翔”这个名字红遍整个神州。

费翔

费翔是中美混血儿,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1978年,他以班级第四名的好成绩从台北士林美国学校毕业,考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开始念医学专业。

但在斯坦福读书的第一年,姐姐患了癌症,于是费翔陪着姐姐走完了人生的最后时刻。比他大6岁的姐姐患病离世,对年仅21岁的费翔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人生观也因此改变,沉痛打击使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重新审视了医学和演艺。

斯坦福的医科是多少学子和家长的梦,但在自己的经历中,费翔又懂得了“人的一生转瞬即逝,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我们无从得知”。经过了艰难的抉择,在斯坦福读医满一年后,费翔便顺从了自己的内心,转到了喜爱的戏剧系。

后来的后来,便出现了我们看到的荧幕里热情似火的费翔。

70后那“光阴的故事”——罗大佑

“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两个人,就在那多愁善感而初次流泪的青春。”这句歌词承载着70后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台湾创作歌手罗大佑也因此牢牢地印留在了他们心中。

罗大佑

1954年7月20日,罗大佑出生在台北的一个医学世家,他的家世在各种访谈中,不断被人提及:爸爸、哥哥是医生,妈妈是护士,姐姐是药剂师。作为医家子弟,他学医七年、从医两年,从18岁起便被父亲手把手地教“开刀”。

按理说,做医生才是他人生最容易出彩的道路,他却“花了十年时间做家里人的工作”,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自己走音乐之路。直到1987年,成功说服了各个亲人,他正式放弃从医,彻底成为了一名歌手。

有朋友曾问过罗大佑,“你花这么多时间学医、从医,却没有继续走下去,实在有些可惜。”但罗大佑却不以为然,他曾经在怀念父亲时这样写道,“医科是严谨科学,对我后来写歌、做音乐,乃至为人处事,都有莫大影响。”

罗大佑还曾经给父母写过一封长信,感谢他们对自己医生身份的栽培,并且他仍坚定地认为学医的这段经历给自己带来了额外的意义。

成名后,他在向音乐系学生传授写歌技巧时曾说,“因为担任过实习医生,让我体会到生命的坚强和脆弱,不同的生命阶段有不一样的感受,进而创作出不同的作品,创作就像是在面对生命。”

80后独有的“情侣装”——许嵩

“听说幸福很简单,简单到时间一冲就冲淡,曾经的海枯又石烂,抵不过你最后一句好聚好散。”对于很多80后来说,这首歌是在大学校园里听到的,曾经风靡一时的中国风充斥着我们的校园生活。

许嵩

2006年初,许嵩还是一个在安徽医科大学读大二的男生。课余时间里,出于对音乐的爱好,也凭借儿时学习钢琴与古典音乐打下的功底,他用简单的音乐设备录制了一些音乐作品。

这些音乐作品被他以“Vae”这个笔名传上个人网站,引起了网友的关注,人们开始“人肉搜索”这个唱功青涩但作品却颇有意思的年轻人。

2007与2008年,在继续念书的同时,他保持着每月创作、发表一首作品的习惯。人气和讨论度不断升温,渐渐开始有一些演出的邀约,但他拒绝了所有,以保障学业不受影响。

作品,成为了他与歌迷的唯一互动。

2008年的夏天,从安徽医科大学毕业的许嵩,花了半年多的时间做了一件事情——2009年1月10日,一张叫做《自定义》的唱片诞生了。

自此,许嵩也正式告别了医学界。

90后读不懂的“消愁”——毛不易

去年,年仅23岁的毛不易参加了选秀娱乐节目《明日之子》的比赛,获得了全国总决赛冠军,从而一夜成名,正式进入了演艺圈。

毛不易

毛不易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护理专业,2016年,他进入杭州地方医院实习

从小对音乐的喜爱,外加阴差阳错地学了护理专业,让他在迷茫的大学时期对音乐的热爱越来越强烈。一个普普通通的护理实习生除了工作时间,便在他的203小出租屋里,用歌词记录着点滴。

“一杯敬明天,一杯敬过往”,目睹了太多的人情冷暖;“一杯敬自由,一杯敬过往”,见证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值得庆幸的是,正是学医的他在实习期间亲眼目睹了很多人的“末班车”,对于20多岁的他才有了成年人的想法。

他的歌词没有过于华丽的辞藻,只是用一些平平淡淡的词语直戳人心;他也没有过于雄厚的唱功,只是用那最真真实实的情感唱出了催人泪下的《消愁》。

其实,除了他们,还有很多演艺界、文艺界的大咖是医学出身。虽然医学界人才辈出,但继续选择留下的,我想是因为真的热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