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吾身,万世师表
三省吾身,万世师表
——读《论语》有感
古人曾说:“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矣”,没错,这就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论语》。“三人行,必有我师”治世名言,简练精准,含义深刻。《论语》教给我们很多处事的办法,做人的规矩。这些道理有时候很朴素,但却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也正是这些道理让我有“如若三省吾身,可为万事师表矣”这样的心灵感悟。
《论语》一书中主要记述了孔和其弟子的言行,从中反映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核心思想就是“仁”、“礼”。在读《论语》中最能打动我的就是孔子的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的对象;针对不同的素质基础;自身的优缺点及品德修养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教育。表现了诲人不倦的可贵思想。在《论语》的第十二篇《颜渊》中记载,同是弟子问“仁”。孔子针对不同的人就给出了不同的回答,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按照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人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当仲弓问怎样才是“仁”。孔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自己不愿意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诸侯的朝廷上没有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有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说的去做。”当司马牛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吗?”对于不同的人问同样的问题,孔子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这是因为颜渊学问修养比较高深,故答以“仁”学纲领,对仲弓和司马牛则答以具体应该怎样做,应注意什么,提出了具体要求。这里体现的不仅有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更体现了孔子对弟子的高度责任心。
(一)为人之道。在物质生活丰富的今天,因为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竞争激烈等问题,人们显得越来越浮躁,精神世界十分空虚,很多人心态不平衡,怨声载道。其实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如何让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做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做一个有意义的人,要做到:精神富足、心理健康、积极生活、和他人和睦相处,爱岗敬业、安于本职,献于社会。
(二)处世之道。在社会交往中,无论是工作还是处世,人们都想找到一个法则,既对自己负责任,又要对他人负责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可以说人与人是近了,但也可以说人与人更远了。因为通讯和交通工具的使用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但是在钢筋混泥土的城市中,对门的邻居却往往成了陌路人。记得顾城写的一首诗《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看云时很近。”这首诗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述得非常形象、非常微妙。人与人之间,即便走得再近,也还是会有可能产生距离。如何与人和谐相处,相处之道的确是一门艺术,其前提是要保持一个乐观和积极的心态,其关键是要把握好相处的尺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与人和谐相处。
(三)交友之道。在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很多的朋友,但究竟有几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朋友呢?究竟有谁会在自己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手来帮一把呢?《论语》告诉我们的是一种交友方式:怎样交朋友,交怎样的朋友并要怎样维护友情。
(四)理想之道。一个人应该有理想。中国传统的道德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是修身,修身是放在第一位的。修身可理解为:外在能力完善,懂得变通,与时俱进,内在心灵完美、富足。因为只有内心修为提升了,自身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去处事。
(五)人生之道。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自道的人生轨迹,却也成了后人的人生坐标和价值体系。它就像一面镜子,人们可以通过它比照自己的人生轨迹。当然,人的年龄有生理年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但如果我们能在二三十岁时就能提前感悟到四五十岁的境界,并在内心建立起明晰的人生价值体系,做到淡定从容,那这样的生命一定是有效率、有意义的生命。
倘若能做到三省吾身,则可为万世师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