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之悟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暂且不论生乎吾后,生乎吾前著书立说者不尽其数。要学习和掌握他们的思想精髓亦是难上加难。即使流传几千年的典籍,受当时时间地域认知限制,某些著作也有其局限性。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亦是吾辈从教者所考虑的事。适龄人群都需要读什么书更是从教者应该考虑的事。因为一个人的世界观来自于读书获得的间接经验和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并且二者是相互佐证的。如果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不统一,久而久之就会形成分裂的、割裂的认知。其精神必然是分裂的。
所以,如何选择学习的内容尤为重要。实际也就是读什么书的问题。少年读书是被动的,被教材所束缚,青年读书也是被动的,被工作所束缚。中老年终于可以主动阅读了,世界观早已定型,很难受外界因素影响了。所以读书之乐,读书之悟不长有了。 孩子们十年如一日刷题,旨在应对一次次考试。没有时间思考更多无用之事。大人们也是临时抱佛脚,培训研究丞待解决的具体之事。比如深奥的量子技术,区块链,芯片技术。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这一切,短时间是有效的,但长期来看,只会让人失去对做这件事的兴趣。而兴趣,才是一切创新的基础。死读书和读死书正是一些人的现状。高考结束,十年所学可以一空。工作录用,备考所学,付之东流。十几年明明可以积淀学识的时光,却白白虚度。
还有一种情形就是读书缺乏独立思考。有内涵无外延。肚子里装着各种思想,唯独没有自我。讲起历史上的大咖如数家珍,却没有自己的思维。实际是失去了思考这个环节。所读之书与读书之人若离若合,他不过是别人思想的传声筒而已。
一本好书是智慧思想的源泉,古罗马有位叫奥勒留的皇帝。治理国家亦不忘记修身。著有《沉思录》,解析了个人的德行、解脱以社会的责任,常常自省以达到内心的平静,要摒弃一切无用和琐屑的思想、正直地思考。一位两千年前的君主都有如此剖析自己的哲学思想。做为现代人是否为此而羞愧呢?他说:“ 我们听到的一切都是一个观点,不是事实。我们看见的一切都是一个视角,不是真相。”诚然,我们在这个信息庞大的世界里,被动地接收各种观点,如果不假思索认定为事实,看到新闻视频或者图片就以为那是真相。那么我们就被欺骗了。历史也是这样,她就像一位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时而俊俏,时而庸俗。时而诚实,时而虚伪,但读书有思考能力的人往往会从字里行间看到真实。
另外,读书是一个人的行为,读书实际是交流,是读者和作者的交流。如果流于形式其实就没有意义了。读者对于书中的思想言论可能是理解的,也可能是懵懂的。可能是支持的,亦有可能是反对的,这些都不影响它的存在。倡导读书,开启民智是好的,但大多是表面现象。做出我们爱读书的假象。以为有了高大上的图书馆,有了庞大的书库就是爱读书了。实际读书著书的人应该都是自由的人。他们可以天马行空地思想,也可以去实践。那是一种令人愉悦的事。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一本好书,要长读多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好的思想都藏在书的字里行间,多读就可能理解著书人的智慧。也会在实践中指导你的行为。一旦思想和行为契合,实践也就有了航向。你会冷静地区分出东西南北,知道自己的位置。
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在我也许会有新解。就是好书中的好思想会端正你的行为举止,让你成为阳光的人。好书中好的思想会丰富你的精神世界,让你成为了具备独立人格的人,那就是你的黄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