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3.05):今日惊蛰,人间惊鸿

2022-03-05  本文已影响0人  仙人李白

雨水过后,气温逐渐回升,春天加紧了前行的步伐,惊蛰就来了。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一声惊雷,惊了岁月,现了春山,桃花红,梨花白,蝴蝶纷飞蜂儿忙。今日惊蛰,人间惊鸿。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入冬时动物冬藏,不饮不食,称为“蛰”。待雨水节气过后,天气转暖,渐有春雷,万物复苏,意为“惊蛰”。

古人把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鸣;三候鹰化为鸠。意思就是说,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时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仓庚,即黄鹂,黄鹂已感到阳气上升,鸣叫着开始求偶;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

如果用一个字来形容惊蛰,可能就是醒。

春雷乍响,将万物从睡梦中唤醒。“数九寒天”结束,大地从遥看近却无的淡淡春色,逐渐变得浓艳、缤纷、色浓。百花盛开,草长莺飞,世界春光大好一片。

惊蛰,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以声音为标志的节气。

在大地下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虫子,刚刚孵化、从卵里钻出来,还在慢悠悠地适应气候的乍暖还寒,结果天空中突然扔来一个炮仗,把它们吓得一哆嗦,争先恐后地拱出地面,向嫩叶和树干上爬。

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日”也被农民们视为“播种日”。

“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对于有着数千年农耕传统的大地,惊蛰是一个重要的标记。惊蛰之后,农民忙碌的身影重新回到了大地,开始重新孕育新一年的希望。江淮大地上,陆续呈现出一派春耕的忙碌景象。

大地春回,气温回升,万象更新,风和日丽,也是户外游玩运动的好时机。不过,惊蛰时节,乍暖还寒,也还是要当心冷暖变化,饮食应清温平淡。此时,气候也比较干燥,不少地方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等一声春雷,把万物叫醒。

冬眠蛰居的动物感受到了温暖的气息,悄悄地从巢穴爬出,准备探索春天的新鲜;植物用尽全力,终于顶出幼芽,努力地向天空的方向延展着自己青嫩的美好。

一年四季,岁月流转,和煦的春光终将到来。而所有的蛰伏,都在为成长蓄力。

今日惊蛰,让我们继续前行,播种一年新的美好和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