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老师
来京的第二天,就想抽时间去看看我高中的一位老师,之前也经常电话、微信联系,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
我的这位老师,早年在我们县城的重点高中教我们化学,那年我们高中毕业后,他也考上了南开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现在老婆和孩子都跟着他在北京生活,已经是北京人了。老师前几年转行做了律师,现在已经是北京一家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了。
因为自毕业后很多年没见,昨晚联系时,老师非常热情,约到隔天的下午,是木樨地的一家餐馆,说到时边吃边聊。因为要和多年未见的老师见面,所以一天我都没有安排重要事项,一直应记着下午见面的事。中午吃完饭,午休过后,我又随便在宾馆看会电视,到下午五点,就直奔木樨地那家饭店去了,得益于昨晚老师已经发的餐馆位置,我很容易就找到了,到饭店时才五点半,我想是不是来得有点早了,但突然又想,来早点也好,总不能让老师等我吧。
谁知刚进饭店,就看到不远处有人已经在坐了,穿着黑色的外套,带着一副金属边框的眼镜,正在翻菜单,我一眼就认出来了老师,虽然我们已经快二十年没见了。老师变化不大,还是和当年教书时候一样,很干净、很精神,只是头发略少了些。“没想到您也来这么早,我还想我来早了呢!”“吃完饭我们可以到附近复兴路、世纪坛走走”,我们聊天很自然,好像还和在学校时候一样,没有因为时间、经历的变化而产生的隔阂或者生疏。老师还问我要不要喝点酒,我说公务在身,不便喝酒,老师也没再强求,说:“那就喝点啤的吧”,我没再推辞,于是老师就先要了几瓶燕京啤酒。随后,我们开始慢慢交流了起来,毕业后各自的经历、工作和结婚成家之类的,谈了很多。饭后我们又到世纪坛散步,说了很多当年学校里的事。
老师是一个很精细的人,就像他当年教我们化学课时,板书总是整整齐齐的,黑板上的每个字都要写好。记得那时,他还爱好书法,每次去他卧室交作业时,都能看到墙上他写的很多字画。他还擅长一些乐器,一次在课堂上给我们展示过。我们那时十七八岁,他至多也就二十五六,大学毕业没多久,比我们显得更有才气和活力。他之所以在我们毕业时,又考了研究生,想来也是不甘在一个县城里过一辈子吧!
虽然多年未见,我觉得老师毕竟还是老师,人生经历总要比我多些,正好这段时间,我的人生不是很顺,遭遇了一些困难和挫折,所以就突然问了老师一个问题,我说:“老师,人生的路应该怎样选择呢?”老师看看我,想了想说:“人生选的路,没有对错之分,你走的路,就是对的路”。
回来后,老师的那句话一直在我心里盘旋,我想确实书老师所言,人生的路没有对错,你坚定走下去的路,就是你的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