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厨子的自我修养

2020-04-21  本文已影响0人  艾小伦儿

这个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不能聚餐,不能去电影院、KTV、大玩家等娱乐场所,甚至连外卖几乎都不能点。这一下子天天琢磨吃什么,可要把我愁死了。

父母在我小的时候工作比较忙,我也是早早学会填饱肚子的技巧——蒸米饭和做简单的炒菜。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母亲中午打电话说回不了家,让我自己解决吃饭问题。我丝毫没有失落感,反而兴奋的把我们单元楼里的小伙伴们都叫到家里,说要给大家做饭。那次做了什么菜现在已经记不起来了,只记得我把蒸米的锅底儿都烧糊了,米硬硬的难以下咽。

上大学以后,每年寒暑假都会在家,跟着奶奶或者父亲学两道小菜,偶尔做给他们尝尝,可是几乎同样的步骤和调料,总是觉得不如大人们做的好吃。父亲特别喜欢对我做的菜评头论足,说我做的菜里没有“爱”,所以这些菜里没有感情,就不好吃。奶奶做菜时,心中充满了对我的“爱”,所以做出来的饭菜尤其的香。

去年十二月份,我励志2020年要在家认真做饭,减少外卖次数,没想到“疫情”一来,倒是不得不在家好好做饭。

上周周末,心血来潮想蒸个鲈鱼,不嫌费事的把鱼买回来处理干净。父亲叮嘱我说,鱼比较滑,切的时候千万注意,不要切着手。切鱼的时候,我提心吊胆,慢慢将鱼改成两面花刀,葱段塞进鱼肚,姜片铺在鱼背。基本完成后,我立即拿出手机拍照。觉得姜片有点少,再切几片,摆盘会漂亮一点。一切不要紧,我的大拇指可“遭殃了”。在我摁着姜要下刀切时,姜轱辘了一下,我的左手没有闪开。什么叫危险就发生在瞬间,什么叫小阴沟里翻了船,我这次可真正体会到了。

生活总是会给你烙印下什么,逐渐稀疏的头发,越来越深的法令纹,发黄发暗的皮肤,还有手上的刀痕。父亲告诉我,这些都是岁月的“工勋章”,记录人的成长。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