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干家务,才是真正的爱他们
孩子们为什么要干家务?我想这应当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多少年来,应当是众说纷纭。
前几天在班级群里发了个关于做家务的调查问卷,根据反馈的结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还是会在家操持一些家务,比如打扫卫生,做饭,收拾锅碗瓢盆等。
不过,如果请家长们参与问卷调查的话,恐怕就会和这样的结果有所出入。毕竟有些学生想给班主任留个好印象,免不了会有夸大自己付出的嫌疑。
据我平时了解的情况而言,有些学生根本就不会做家务,连盛饭都不会,这是我带着他们去军训的时候亲眼看到的。当时的我一脸懵圈,那个大个子男生竟然连米饭都盛不到碗里。
我不知道,这样的孩子是如何教育出来的,想必他们的父母也早已习以为常。这样的父母估计没有想过,这种看起来爱之,实则害之的教育方法,将来给孩子和他们本身造成多大的伤害。
不干家务的孩子,容易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毛病。这种人生活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将来长大后,不容易适应群体生活,也会对未来的婚姻生活造成巨大隐患。
不干家务的孩子,不容易拥有应有的责任心。他们会习以为常的认为,他们什么也不干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并不会因为没有去扶那倒了的油瓶而感到愧疚。他们也很难理解到,分担一些家务也是自己的分内之事,坐享其成将会是他们的正常心理。
同样,这些孩子的心理也难以形成应有的感恩之心。既然别人对他们好是应该的,那么他们为什么要对别人的付出心存感激?因此,他们的人际关系往往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说到这里,有些家长估计会质疑,也就是一个不干家务的小事,怎么会有这样的恶果?你这恐怕有些耸人听闻了吧?
其实,我并没有上纲上线,也没有夸大其词。因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女儿出嫁后不会干家务,就难以在新的家庭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承担应尽的义务。但是,活儿总要有人干,这就难免增加别人的负担,久而久之,怎么会没有矛盾,没有争吵?这对娘家人又是什么好事?
男人不干家务,就容易手比头高,觉得不过就是一些家务罢了。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家务是繁琐的,有时候也是复杂的,尤其是现在女人大多也外出工作,回家后还要独自包揽家务,这绝对不是轻松的。
说到底生活不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嘛,哪里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大事?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因此,家务无小事。对于孩子,就应该从小让他们承担起力所能及的事,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就应该边引导,边强制着让他们去做。这样才能算是“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才是真正爱孩子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