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就是键盘侠,我们都是!
媒体爆炸的时代,你觉得最可怕的是什么?
键盘侠!这可能是大家最直观的想法。
但我觉得是观点重复性的出现,人们看到的观点都是自己想看到的,而不是吸收新的观点,没理解?好!请往下看。
在入门知乎的一年后,我选择了放弃。知乎里面有很多有意思的现象,比如说年入五百万、清北复交是常事、精英分子遍地开花……
在入门公众号的两年后,我迷茫的无以复加,男人不靠谱的九个迹象、教你新媒体怎么月入五万……
在瞥见UC新闻半年后,我终于忍无可忍了,这个自媒体爆炸的世界就让他爆炸吧……
无论是知乎这种中国平均学历最高的地方,还是在大爷大妈的公众号里面,可怕的现象越来越明显——人们看到的观点都是自己想看到的,而不是接受新的观点。
没看懂?
好,我再说一遍,人们看到的观点都是自己想看到的,是那种自己已经拥有的、熟识的、颠扑不破的!!!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媒体写出的都是人们想看到的,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社会上除了顶层设计者,其他人都是在愚蠢中更加愚蠢。
我举个例子,绝大多数粉丝就是最好的证明,我见过许多生活学习上非常理性的人,待人平和,善良温柔,但是!!!决不能容忍人说自己的爱豆一丝一分的不好!!!粉丝们只能接受和自己观点相同的,如果不同,第一反应是反驳而不是多方查阅。如果吻合自己或是自己圈子的价值观,则会进行大肆宣传。
我知道,现在看到这句话的童鞋,绝对认为我并不是在说你,但我确实针对的是你!
不要愤怒,事实正是这样,笔者也在这个圈子之中。这是人们心理的正常的自我保护,也是过去几十年生活的作用之和,人的大脑趋向于节约能量的消耗,如果不是必要的事情,大脑永远不会主动的消耗大量的能量来进行相关的分析。
人的大脑趋向于节约能量的消耗,这是全文立足的基础,如果有反驳,可以从这里发力。
当有了这么一个假设的事实之后,人们总会想看到自己想看到的事情,那么公众号、知乎等自媒体集中的地方,为了点赞和关注量,绝大部分会在鸡毛蒜皮、博人眼球上越行越远,将这部分人喜欢的“主流价值观”当做政治正确进行论述、写作,以此达到吸引流量的目的。
我来讲一个阅读的标准好了,这样的人在阅读的时候,会“专注”地阅读,对大段的论述并不感兴趣、几乎是一目十行,而看到符合自己心意的黑体加粗的论点的时候,则会觉得非常的有道理,甚至复制粘贴放到自己的备忘录里面。但是全程忽略掉分析的过程是否有逻辑、是否成立,更不会去想有没有反面的例子来反驳,更更更不可能产生了观点分歧来解决这个分歧。
我相信还是有一些有识之士的,看到这里。你大概已经浮现出了一个名字——奶头乐,tittytainment。
奶头乐理论是用来描述一个设想:由于生产力的不断上升,世界上的一大部分人口将会不用也无法积极参与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为了安慰这些“被遗弃”的人,他们的生活应该被大量的娱乐活动(比如网络、电视和游戏)填满。
社会动荡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阶层之间的利益冲突。那要如何避免少数得益者与大多数的底层人民间的冲突呢?方法之一是给其“奶头”,转移其注意力和不满情绪,让他们更能接受自己的境遇。
奶头乐理论逻辑可能有所不对,可能并不是有人专门设计来使人们沉醉于这种快速获得快感活动的,但是这种使人们快速获得快感的活动绝对是吸引人的,随便举例,我相信都能戳中你的小心脏:绝大部分的赌博、跳X跳、王者农药、背后有一个庞大团队的明星……
回到媒体爆炸上来,这意味着媒体写出的都是人们想看到的,这也就意味着社会上社会上除了顶层设计者在不断地学习观点,加工,通过平台输出给其他人,这些观点在进过重重消化之后,很容易的被人接受。比如说,社会主义好,但是少有人搞清楚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同时也不会去了解,资本主义、混合资本主义有什么优势或者是劣势。
混沌啊,混沌,最后用一首诗作结吧。
《如果》
英国 拉迪亚德·吉卜林
如果你能保持冷静,当你身边的人们
都变得疯狂,纷纷指责你,
如果你能相信自己,当所有人怀疑你
但且让他们怀疑去吧,
如果你遭等待,却不因等待而疲倦,
或者遭受欺骗,却不用谎言回敬,
或者遭到憎恨,却不用憎恨还击,
能够不得意忘形,也能够不巧言令色……
如果你能与凡人交谈,且彬彬有礼,
或与国王同行——而不奴颜婢膝,
如果仇敌和密友都无法伤害你;
如果你在乎每个人,但不会缺了谁就不行,
如果你在想发泄愤怒的那一分钟
去进行六十秒钟的跑步,
大地以及大地上的万物都将属于你,
而更重要的是,你将是真正的男人,我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