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不想明白了,有可能让你一辈子学不好英语(下)
汉语倾向于从整体出发叙述问题,先整体,后局部;英语倾向于从局部出发叙述问题,先局部,后整体。
中国人重整体、轻个体,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而西方人则正好相反。反映到语言上,如:中国人的姓名,家族的姓氏在前,然后才是个人的名字;西方人则按个人名字、父名、家庭姓氏进行排列。中国人对日期的写法也是从大到小,按年、月、日顺序排列。中国人在信封上写收信者地址,是先国名,接着是省、市、区名,然后是街道、门号和室号,从外到内,由大及小。这样的例子我想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就不再一一列举,只举两个大家平时可能意识不到的:
It’s ten minutes to four. 现在差十分四点。
What were you doing this time last year? 去年这时候你在干什么?
英语这种先局部后整体的思维方式在句子结构上的另一个体现是,英语倾向于把句子的主体部分先说出来,即主谓宾先说出来,然后才是其它的句子成份,等于是让大家先看到主要事件,然后再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手段等等次要的东西放在句子后面做个补充,最后才让大家看到全貌;而汉语恰恰相反,先把时间、地点等次要的东西说出来,让你对要描述事件的环境、条件有一个大致了解,然后再把要描述的事情说出来,这一点与相当一部分汉语的表达顺序不同,且在英语口语中体现得尤其明显,请看以下例句:
You can call me any time. 你可以随时打电话给我。
I get hold of you at last. 我终于找到你了。
I saw it with my own eyes. 我亲眼所见。
No spitting on the street. 禁止在大街上吐痰。
The train arrived on time. 火车准时到达。
They are paid by the hour. 他们按时取酬。
Are you free this Saturday? 你这个星期六有空吗?
I lost the door key about here. 我在这附近掉了门钥匙。
Let’s watch TV with a candle on. 咱们点上蜡烛看电视吧。
We get to London this afternoon. 我们是今天下午到达伦敦的。
The play may begin at any moment. 戏随时都有可能开始。
what can you do besides typing? 除了打字你还会做什么?
大家通过比较可以看出,英语例句中除主谓宾外,其它表示时间、地点、方式、状态的句子成分都放在主谓宾结构之后,而汉语则多把这些成分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除了简单句外,英语中有相当多的复合句也采取了这种与汉语不同的表达顺序,尤其是在口语中,这些复合句中多是由现在分词或过去分词来代替表示时间、条件、原因等的从句。请看以下例子:
He rode away whistling. 他吹着口哨骑马走了。
She enters, accompanied by her mother. 她由母亲陪着走了进来。
I can’t see anything with the door closed. 门关着,我什么也看不见。
Why would you start again after chewing all that quitting gum?你都吃了那么多戒烟的口香糖,怎么又开始抽了
I was late signing up because of my job. 我报名晚了是因为我在工作。
这个特点说明了英语在表达上倾向于把最重要的成分先说出来,然后才是补充其它的次要成分,是希望听者能在第一时间就知道要表达的是什么事情。而汉语则往往相反,倾向于把事物发生的时间、地点、条件等东西放在前面,让对方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然后才说主要的事情。这一点有点象我们在写作文或说书的时候用的铺垫的手法。
当然,说英语有这个特点并不代表英语的所有表达都是按这个规律来的,很多时候因为存在着事物发生的先后顺序或者出于强调以及修饰的需要,一些非主干的成分也会放在句子的中间甚至最前面,但是,这种情况下大多是和汉语的表达顺序是一致的,如以下例句:
He generously paid for us all. 他很慷慨地代我们全付了钱。
He actually lives next door. 他实际就住在隔壁。
Fearing that police would recognize him he never went out in daylight. 由于害怕警察认出他来,他从不在白天出门。
这些是对大家英语思维上的解析,其实还有其他细节,你学会这几条大体上就可以甩掉别人好几条街了。思维训练是本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