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囊的男人,难免悲剧
【烈酒封侯】
▼
要怎么看清
“不窝囊”、“不要脸”和“不自量力”
三者间的界线呢
「窝囊的男人,难免悲剧」
文| 十万光年
图| Brandon Kidwell双重曝光
本文由公众号烈酒封侯原创首发
QING点开音乐,听
碰巧在十五言看到某个女性作者写的文章,她用闺怨般的讲述方式,分析了司马相如、杜牧、陆游三个人的三段感情,用来佐证“男儿薄情”的案例连出处都没有,保不齐还是用些个流言蜚语把三位大师黑了个“琳琅满目”:司马相如不念旧情纳小妾,视老妻如糟糠;杜牧满嘴跑火车,空让佳人等他十年;陆游脓包怂货,不敢为爱执着,搞得唐婉忧郁惨死。且不论这些没有根据的“闺怨”对不对,作者凭借自己的文学功底倒是向读者介绍了不少诗作,算算是普及文化知识了。(双手奉上此文网址http://www.15yan.com/story/4YuY0WXBZnH/)
通篇,除了古人的诗歌,最亮瞎我眼睛的是一句“窝囊的男人,难免悲剧”,这话居然还是从陆放翁身上总结出来的!概括起来就是:丧夫的卓文君尚可为爱执着,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追随司马相如,离家出走,陆游一个男的,居然不敢带着自己爱的女人私奔到月球。最后陆游成天感慨自己感情不顺,从30岁感慨到80多,自己过得不快乐,唐婉更是愁死了。故曰:窝囊男人,难免悲剧。
以前也读过一篇关于礼教的文章,汉代的时候礼教这种东西还是很模糊的,丧夫的姑娘不用守节,嫁人的新娘不用守贞,一定程度上恋爱还是自由的。慢慢的,随着儒家思想的地位巩固,到了宋代理学兴起后,礼教变得异常苛刻,子女的婚姻要服从父母的安排,丧夫的姑娘要守节,贞操观和社会的处女情节也在此时逐渐形成。再到了明清,有过之无不及,变本加厉地利用各种宗法,为社会生活、婚姻生活套上了各式各样的条条框框。于是,生活在清朝灭亡后刚刚百年的这个时代,可以想想陆游的处境是多么艰难,却很难卓文君那个年代的“自由”。“窝囊的男人,难免悲剧”,不论观点对错,得出观点所用的案例经不起推敲。
“窝囊的男人,难免悲剧”,不能等同于“悲剧的男人,难免窝囊”,就像“正义必将胜利”不能等同于“胜利即是正义”。因为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胜利者有意掩盖了失败者的光芒,以此烘托自己,于是就算失败者是正义的,后人也不会看到。而至于“窝囊”,我们总是事后诸葛亮地根据结果去在过程里找原因,过程就像是一个死了许久的人,我们看着它早已腐烂的尸体,呼吸病专家取走腐烂的肺说,这个人是死于肺炎,心脏病专家取走腐烂的心说,这个人是死于心脏病,消化病专家取走腐烂的肠道说,这个人死于大肠癌。(突然又想到了某位宣扬“细节决定一切”的老师,他真丑。)
--------------上文都是废话,这是正经话的分割线-------------
高中时有个同桌,放浪不羁,他就曾劝我别窝囊,该上就上,而我没有听取他的意见,于是现在每每想到当初之事,难免要叹口气,脑子里闪过一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那个时候,他所谓的窝囊就是指“明明喜欢某个人却又不敢和这个人亲近,甚至连日常交流都没有”。确实,这样的窝囊必然会带来悲剧。两个人相互接近,拥有一定量的话题,一定量的交集是相互间产生感情的土壤,窝囊势必会影响这种土壤的生成,连土壤都没了,还哪里来的感情!至于陆游的“窝囊”抛开他所处的时代,这种窝囊放到现如今就是“明明相爱了却不敢为爱执着”。两个相爱的人因为男方母亲的反对,最终棒打鸳鸯散,这样的悲剧在自由恋爱的今天看来确实是和陆游的窝囊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果然还是要做一个“不窝囊”的人,勇敢地表达自己的爱慕,勇敢地拒绝悲剧!每天和自己喜欢的人搭讪,各种方法手段,电影、吃饭、郊游、高尔夫,不断接近,搭着搭着就成了“不要脸”,再一个左倾冒进表个白,就成了“不自量力”。
哎,要怎么看清“不窝囊”、“不要脸”和“不自量力”三者间的界线呢!
私以为,可权之以长相和物质利益,后者尤适之。不过很多时候,当物质利益变化到一定程度时,当初的心上人也被时间变化了不少,然后男人们可能又会有新的目标,此时男人门不仅可以获得“不窝囊”的称号,甚至可能在当初的心上人那里获得一个新称号“薄幸”!
------------------红果果的分割线-----------------
有个电子游戏叫“我的世界”,挺好的,玩着一点都不窝囊,没有丝毫窝囊感。
跟着点头的,记得点赞
— END —
怕黑就开灯
开心就笑
累了就睡觉
不要让自己活得那么复杂
点击下面蓝色字体阅读往期文章
▼
—是非成败,人生豪迈—
— 坚持原创,坚持走心,坚持长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