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退休的工人都涨工资了,我们老农民啥时候有退休金
齐帆齐商学院
这些天,村里那些退休工人,高兴的不得了。
他们坐在村子十字路口,大声说着,政策好,工资又涨了。
大个子王正是最高兴的,一个月涨了一百多呢。这一群人当中,他的日子过得最滋润了。
虽然老伴儿在多年前就去世了,他的生活一点儿也不受影响。
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隔三差五,自己骑上新买的电动车出去进城,逛逛大超市,大商场,回来买大兜子小兜子的东西。
每过一段时间,儿子儿媳还轮流陪他出去旅游旅游呢。
他的车子,只要坏一次,马上换掉。为啥?
有时候看着还新着呢,换了太亏。他不在乎!
说白了,人家有钱!
用他的话说:我才不搁对!要钱就是伺候人的,坏一次,修好了,不耐骑,走到半路上再坏了,费劲儿,麻烦。
三个儿子儿媳妇,包括那些孙子辈儿的,都非常孝顺他。
他七十多岁,身体硬朗,常年都不生啥病,地里活儿,从来不干。村里老人都羡慕他。
不是他不干,儿子们都把他当神一样供着。怕他累着,怕他生病。要是他有个啥好歹,一群人都得围着他转。
因为,他一个月退休金五千多块钱!
三个儿子媳妇都愿意养他,他心里非常清楚,谁也不跟,也不抡。
小儿子媳妇住在老房子里,他也住在那里。
老大家盖的是新楼房,老二盖的是大别墅,他们谁也请不动他。
为了家庭的和谐,他把三家召集到一起,开了个家庭会。
原因是他为啥不出去轮着住。
他把自己家里的历史,从头到尾讲了一个遍,前三年后五帝,让儿孙们听的津津有味。
别忘记了,他是文化人。当初要不是爹娘逼自己娶个乡下老婆,他就展翅高飞远离家乡了。
最后说,老房子里有他住过的爷爷奶奶,有养他长大的爹娘,有他太多过往的回忆,住在这里,他安心、舒心、静心,能感受到所有亲人的气息。
为了让他过得好,一大家子人都依他。小儿子小媳妇听他的,不拆扒房子,不盖小别墅。
老屋是村里仅存的一栋老式楼房,看上去历经风雨和沧桑,依然耸立,依然坚强,依然很结实。
当然了,他的工资分配方案很简单,每个月除了自己爱喝用度外,其他的都分了。
小儿子媳妇,分得剩余款项的一半儿,其他的老大老二每人一半儿。
儿子们表示自己都能过,他的钱让他自己放着,想咋花就咋花。
他说:你们是有钱,都能过,像旧会的资本家,甚至比他们过得更舒坦。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再多,两腿一伸,就是一捏儿灰。早点儿给你们,我安心,你们也不惦记,不闹矛盾。
他真是睿智的老人啊!
底气是啥?不就是有钱吗?!
村里其他的老人听他说笑,也笑着说:俺们谁能跟你比?
俺们一个月就是有一千块的退休金,过得说不定比你更得劲,更轻闲,更自在!
其他几个有退休金的老人说出自己那时候的难处。
有个在国有煤矿上退休的老人说,俺们以前吃过的苦,说起来你们谁吃过?
那时候家里穷,下煤窑挖煤,那是没活路了啊!
谁不知道,那黑窟窿里进去就有可能出不来?每天都是把命提在裤腰带上挣钱。现在,苦难熬过来了,给退休金,是应该得的,都是拿命换的。
有个退休老教师说,四人帮时候,自己给学生讲课,说错了一句话,其实,那不是错话,拿到现在,一点儿都不是,就是屁松!
但是,在那个特殊年代,差点儿被那群不知天高地厚的小东西们,给斗死!
戴高帽子,游街不说,不让吃东西,还拳打脚踢,甚至把大粪往嘴里抹,要不是我命大,早就变成泥土壮地长庄稼了。
还有几个,都说自己遭过难吃过苦,得这些退休金应该!
没退休金的老人不满了!
你们都吃过苦受过罪,我们都没有?我们吃过的苦,受过的罪,哪样比你们少?
常年修地球,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浃背,吃糠咽菜,都过的啥日子?
你们有退休金,我们就不应该得吗?那怕比你们少点儿也行,也能让我们安享晚年。
我们是老农民,我们就活该一点儿钱都没有?
吃亏受罪的永远都是我们老百姓,那时候给公家对量,谁家不是拿出最好的粮食?落到最后,剩不了多少,一家人不够吃了,挖野菜,吃树叶,地里能吃的东西,不都吃了?
蚂蚱、蟋蟀、麻吉鸟、地曲莲儿、杨树叶、柳树叶等东西,谁没吃过?
为啥我们现在就不能有退休金?
老农民苦啊!泪水擦干,继续干!苦水流肚里,加油干!有难白伸手,自己扛!
大家说的似乎都有道理,可农民老了,啥时候给退休金,啥时候能安享晚年?
也许,快了。
因为,现在我们国家越来越富裕,越来越有钱了。
等到了真正发达,达到国际先进的标准了,退休金会有的,幸福的晚年会有的。
相信吧,美好的一天,终会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