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有约剽悍读书营剽悍读书营4连

让亲子沟通更有效的“移情式倾听”

2018-08-28  本文已影响14人  轻风阅读

人际交往中沟通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人们对同一件事有不同的理解,那是由于每个人不同的天性、背景和经历使然。在家庭中怎样克服这种沟通障碍呢?从《高效能家庭的7个习惯》的习惯5我们可以找到解决的办法:移情式倾听。

大多数时候,我们和孩子的沟通方式是这样的:

孩子:悦悦什么事情都要按她的意思来,不然就不高兴,我不想和她做朋友了!

妈妈:人无完人嘛!她虽然有点儿小毛病,但是待人很热情,你转学刚来的时候不是她第一个和你交朋友的吗?你要学会看人要一分为二……巴拉巴拉讲了半天。

孩子暗想:“我就是想和妈妈说一下我的不开心,却换来这一顿大道理,看来以后还是少说为妙。”类似的事多发生几次,你就很难再听到孩子的心声了。

很多时候,“什么也不说”——"被动倾听"是一种相当有效的非语言信息,可以让孩子感觉真正地被接纳。

采用“是吗”“给我讲讲”“让我听听你的想法”这种句式,也可以开启沟通之门,让他敞开心扉,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

另一种比被动倾听更有效的方式是移情式倾听

真正地聆听并进入他人的内心,就是所谓的“移情”式倾听。那是带着同情的倾听,是力图透过他人的眼光看世界。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即使是我们在倾听别人的时候,也常常是边“听”边准备回应,试图从自己的角度去评判、建议和解释,其实这些都不是理解别人的回应,而是统统来自我们的自我、我们的世界和价值观。

那么,什么才是理解别人的回应?

首先,要尝试对对方的感觉和说法做出回应,让她觉得你真的理解。

在上例中,你可以说:“你看起来心里有点不开心,你不想事事都迁就悦悦,对吗?”

接下来她可能会说:“是啊。”然后她会继续说:“但是她是我最好的朋友,如果不和她玩,我就没有朋友了”

再一次,你要做出理解的回应:“你怕说出你的感受,就会失去这个最好的朋友?”

她会说是,然后进一步深入表达自己的感受,她可能会说:“嗯,也不一定,也可能……”然后她会试着更清楚地向你表达她的感受和所面临的问题。

现在回头看看,你会发现没有哪个答复像理解的回应一样带来这样的结果。当你做出一个理解的回应,你跟你的女儿对她的感受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你让她对敞开心扉有安全的感觉。你让她自如地开发自己的内在天赋去处理问题。你跟她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在将来会给你们带来莫大的帮助。

以上就是移情式倾听的基本技巧,其实掌握了这种移情式倾听的技巧只是冰山一角,深层的、真心的对理解的需要才是冰山的山体。只有当你真正关注对方时,你才会理解对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