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趣的人
读汪曾祺的散文,能感觉到老先生一生都是个极有趣的人,孩子都上小学了,汪老还能做出趁房东老太太不注意,踩着屋顶去摘一枝海棠花,插在瓮中的事儿,老年因为疏忽忘事被家人“数落”,老先生先解释,后沉默,最后忍无可忍双手比枪状,对着家人“砰砰砰”几声,在家人的大笑中落荒而逃午休去也。
一个有趣的人,首先要对生活充满了热爱,万事万物在他们眼中,都有可爱之处。文革期间,汪老下放,有一项任务,要画马铃薯图谱。他每天早上到马铃薯地里,掐一把花,几枝叶子,回屋插在玻璃杯中对着画,汪老对这些花叶都观察的很仔细,力求画得像,后来马铃薯成熟,他就开始画薯块,画完扔牛粪火里烤烤吃掉。这工作有什么意思呢,枯燥无味,交流的人也不多,偏汪老怡然自足,白天作画,晚上读书,还为吃过那么多种的马铃薯而自得。
除了热爱生活,他还要有几分幽默,这些在汪老的文字中,时时都可窥得端倪。有趣的人自然兴趣爱好不少,汪老嗜好烟、酒、茶,爱读书写字,也擅长画画,还对刻章乐器京剧颇有涉猎,京剧沙家浜的主要创作者就是汪先生。但是汪老自己,最骄傲的手艺,便是烧得一手好菜,从他自己和子女的文中可以了解,老先生的夫人厨艺不佳,汪老是家里掌勺的大厨,不仅厨艺了得,还时不时有创新之作。
当然,有趣的灵魂最重要的一点,是性格里要有那么一点儿不在乎,不怎么在乎物质外在,更多的是随遇而安,这四个字是汪老一生的写照。文革时期,对文人来说,是极其艰难的一段时光,而老先生对于那一段的描述,却总是充满了一种乐观向上,随遇而安的状态,甚至会让人觉得那不过是体验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而已。他文字里对于艰辛苦难着墨不多,即使出现也用轻松的语气调侃带过,文中最让他烦恼的,大约就是重复写思想报告了。
汪老的书,我看过很多本,有些文章难免重复,可每次读到,还是会有不一样的感触,有些人的文字吸引人,是因为作者本身就有很大的魅力,汪老就是这样的人,一个一生都极有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