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

地理科普:带你认识我们的家园-行星地球 32.季候风

2018-04-12  本文已影响5人  夏墨稻草人

季候风,简称季风,风向随季节而发生显著变化,进而使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也很不相同。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因为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明显的季节性温度差异,致使海路之间形成大尺度的季风环流。

北半球冬季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会跟随太阳直射点而整体向南移动,理论上,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应该控制亚欧大陆北部。但是,由于亚欧大陆降温比海洋快,陆地上方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在大陆内部形成一个高气压中心,叫作亚洲高压或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副极地低压带被大陆上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中心切断了,残余部分存在于海洋上,形成了太平洋上的阿留申低压(低压中心位于阿留申群岛附近)和大西洋上的冰岛低压(低压中心位于冰岛附近)。强劲的冬季风从冰天雪地的西伯利亚吹向海洋,风向在地球自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发生偏转,中国东部、日本等地区吹西北风,而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地区吹东北风。冬季风冷而干,所到之处的气候也是寒冷干燥的。

北半球夏季时,全球气压带风带整体向北移动,副热带高气压带应该控制亚欧大陆。但是,由于亚欧大陆比海洋增温快,盛行强烈的上升气流,在陆地内部形成低压中心,叫作亚洲低压或印度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印度低压切断,残余势力存在于海洋上,形成太平洋中的夏威夷高压(高压中心位于夏威夷群岛附近)和大西洋上的亚速尔高压(高压中心位于亚速尔群岛附近)。温暖湿润的夏季风从太平洋和印度洋吹向亚欧大陆,为陆地带来丰沛的降雨。这个季节,中国东部、日本等地区吹东南风,而印度、孟加拉国等南亚地区吹西南风。夏季风掌控下的地区,气温高,多降雨。

在中国,冬季风几乎可以到达除青藏高原之外的任何地方,甚至跨越琼州海峡,影响到海南岛北部。而夏季风的影响范围远不如冬季风那么广,“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气候学家根据夏季风能不能到达,以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彦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为界,把中国划分为界线东南的季风区和西北的非季风区。只有冬季风和夏季风都能影响到的地方才叫季风区,冬夏季风共同塑造了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类型,也带来了各种气象灾害。

东部季风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有三种,自南向北依次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很小,主要在云南南部,广东最南端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以及台湾岛南部,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季和雨季。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区,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冷月(1月份)平均气温也在0℃以上。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包括华北和东北地区,这个区域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冬季风频繁活动,往往带来寒潮。在我国,24小时内气温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到5℃以下,称为一次寒潮活动。寒潮除了造成剧烈降温之外,还会带来大风、雨雪等恶劣的天气现象,横扫大半个中国,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例如2008年南方的雪灾,造成输电线路中断,列车停运,危害巨大。出现在秋末冬初和早春的寒潮,还会冻伤农作物,给农业生产造成损失。目前,人们还没有有效的措施来应对寒潮,只能提前预报,做些保护措施,尽量把损失降到最低。

夏季风控制着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的进退。5月份,雨带开始登陆我国南部沿海地区,六月份,雨带到达长江中下游地区,七月、八月,雨带继续北上到达华北和东北地区,九月份,雨带迅速撤回长江以南,十月份退出中国大陆,中国大部分地区又逐渐变成了冬季风的地盘儿。

季风气候区的降雨量很不稳定,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年份都可能差异巨大。在夏季风势力较强的年份儿,雨带快速移动到北方地区,造成北方雨季变长,洪灾泛滥,南方则遭遇旱灾;夏季风势力较弱的年份儿,雨带在南方徘徊,迟迟不肯北上,往往造成北方旱灾,南方洪涝。中国旱涝灾害频发主要归因于季风气候降水量时空分布的多变性。

季候风可以带来丰沛的雨水,也能带来旱涝灾害,我们要适应它,并主动改造它,比如加固堤防、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等,这样才能提高应对灾害的能力,让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好。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