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滴滴

2018-09-08  本文已影响0人  围城英雄

大约三五天前的一个早晨,打开手机,嚯,关于嘀嘀的性侵案新闻铺天盖地。平时不怎么爱发朋友圈的好友也掷地有声道:“打倒嘀嘀!”

想来这离上次空姐性侵案也不过三月有余,这曝光率可以说是很频繁了。

刚开始我也觉得不算什么大事儿,公关团队各方面的搪塞一下也就过去了,可是这次好像不是那么顺利,声伐嘀嘀的势头愈演愈烈,也不禁让我在闲暇间开始回忆嘀嘀这几年的发展过程。

在一五年的夏天是我第一次在北京开始用嘀嘀打车,那时候顺风车还是他们的主打产品,产品理念也是单纯的节能便利。我清楚的记得从达官营打车到新华社用了优惠券后也不过五块钱,人人都说嘀嘀真好。

慢慢的开始嘀嘀司机职业化,每天完成任务领取各种奖励,加上嘀嘀平台提供的各种补贴,连加油都能打折的状态下,很多司机日进千元成了常态,从三线以下城市来北京做职业嘀嘀司机的人越来越多,我那时候觉得嘀嘀真好,解决了多少人就业问题,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

后来,北京开始严抓网约车,抓住了便罚,罚款一到三万不等。亲身接触过一位山东老乡在家里砸锅卖铁加贷款买了一辆帕萨特来北京开嘀嘀专车,全家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可是没到第一个月,这哥们就在机场被抓到罚了三万多,欲哭无泪。说着这段故事的时候,他几度哽咽,我没做声,政府没错,这哥们也没错,我下车前把刚打开的一包玉溪留给了他“兄弟保重。”

再后来啊,抱怨声越来越多,用户觉得贵了,政府觉得网约车的监管太差了,嘀嘀司机便两头受堵。我听到好多人说,嘀嘀变了,开始赚老百姓钱了。人家是企业,不赚钱干嘛?搞慈善?市场补贴一投几个亿逗你玩?你咋不把家里房子卖了,给大家买瓶矿泉水呢?

后来,嘀嘀每次一出事儿,肯定是风口浪尖的话题,是媒体口诛笔伐的流量宝也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小甜点。我看到太多分析嘀嘀市场运作、内部管理、企业架构的报告,都很有道理,你们怎么不去干呢?把这个企业研究的这么透,怎么没见哪个网约车平台真的打倒嘀嘀呢?

在我进入职场后的经历过一些事情后,我觉得站在一个小职员的角度上讲这个团队真不容易。大家祸害嘀嘀的时候一点也不心慈手软,也不说人家给你送过优惠券的事儿了,也不谈你下雨天出门就能坐上车的事儿了。大多数人都比较健忘,就记住了个性侵,满脑子都是性侵。

包括这次,顺风车出事儿,多少人在埋怨嘀嘀的客服处事不利,埋怨嘀嘀对司机的把关不严格,流程不够科学合理。到今天我看到的评论里没有一条建议是合理的,就平时那些地痞流氓给10086打电话扯闲篇就科学了?人家还不能骂你,一骂你就投诉,你电话卡被猫吃了的故事你又忘了?筛选司机,外貌能筛选,可人性怎么办?穿上阿玛尼就当不了杀人犯了?剃了光头就是大坏蛋了?

那郭、徐、周、古落马的时候怎么没见有媒体批评一号首长用人不利呢?那官都做上天了,也没个人出来墨迹几句?

要倒的墙从来都不缺人推,要趟的河往往鲜有人渡。若是柳青不是联想家闺女而是草根出身,我相信普罗大众也会对她多些包容。可能以上言辞会让一些朋友不舒服,那你就忍忍,若这个社会的包容性长此以往,你可能会越来越不舒服。别见风使舵,搞明白并坚定你的立场,拿出你算计那块八毛优惠卷的劲头,回忆下嘀嘀打车给你带来便捷时的感慨。恶人作恶自古不绝,怕只怕百姓随波难辨清浊。

                                          记于九月一日凌晨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