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心理哲思

《33:我这样看世界》|6.我是谁?

2016-11-08  本文已影响0人  星理学
我思故我在

星理学原创作品,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星星

《33文集》6

【前篇回顾】:

上一篇文章我回答了一个问题,以下是问题与答案:

1、左右人思想的是什么?

一些书、一些人、一些地方、一些电影、一些事情

另外,还提到了一个理论——因果律。

如果你不明白我说什么,可点击“《33:我这样看世界》|5.是什么左右了我们的思想?”,查看详情。

今天这篇文章要回答的问题比较多,我先把问题罗列一下:

1、是否当真如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目的性?

2、那么我的存在有什么目的?

3、我真的是我吗?还是我是其他人?

4、我的灵魂是谁?

还是先说说上一篇的问题与今天问题之间的联系。

在搞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之前,我必须澄清一点:我只能够用现在思维,尝试推理自己当时的想法,但我必须承认,这种尝试也许是徒然的。因为意识永远是流动的,我再也无法捕捉到当时确切的想法,就像我永远无法再踏入同一条河流一样。因为此时的我,已不再是当时的我。

而此时的我,想到的是:那杯丝袜奶茶的存在是不是有目的性?其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写那天晚上那篇意识流的文章,问那些我当时无法回答的问题。而那篇文章、那些问题存在的目的,是不是就是为了让我写《33文集》?而《33文集》又是为了达到何等目的?

由于《33文集》还没有完成,这是不是就是说,我再去讨论今天的问题和上一个问题的联系,是毫无意义的呢?可能它们提出的时候,并没有什么联系,只是我的思维从一个维度跳跃到另一个维度而已呢?

也许是的,因为我并没有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确凿的联系。既然如此,那么就跳过这个环节,直接回答问题吧。

Here comes the answers:

01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亚里士多德的四因理论:

“四因”是对以往哲学的概括和总结,他认为以往哲学对于自然的探索主要是为了认识事物的“原因”。所谓“原因”不是因果原因中的原因,而是指一切事物存在和生成的全部根据和条件,类似形而上学的条件。他对以往哲学家们关于原因的思想考察后指出任何事物的生成存在都有四种缺一不可的根本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

官方的例子解说四因,是这么说的:

天为什么会下雨?因为云层中的湿气冷却凝结后变成雨滴,然后受重力的吸引,降落在地上。“质料因”是在空气冷却时湿气(云层)正好在那儿。“主动因”是湿气冷却,“形式因”是水的“形式”(或天性)就是会降落到地面。对于这三者,亚里士多德会补充说,天空下雨的原因是植物和动物需要雨水才能生长,这就是他的“目的因”。因此,亚里士多德赋予雨滴一个“任务”或“目的”亚里士多德相信自然界的每一件事物都由其目的。

还有人用电影的例子对这四因作了解释:

摄影器材、服装、道具、布景是质料因;剧本、脚本、企划书是形式因;主创、演员、工作人员是动力因;电影成品是目的因。

非常浅显易懂。

我再举一个我自己的例子:

一杯丝袜奶茶是质料因,一支笔和一张纸是形式因,我睡不着是动力因,意识流的文章是目的因。

了解了四因,现在单独说说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认为:

“若有一事物发生连续运动,并且有一个终结的话,那么这个终结就是目的。”

“须知并不是所有的终结都是目的,只有最善的终结才是目的。”

意思是说,达到的目的一定是好的,善的,才是目的。不好的,恶的都不是目的,只是暂时的。

“无论是在技艺制造活动中和在自然产生中都是这样,一个个前面的阶段都是为了最后的终结......既然技术产物是有目的的,自然产物显然也有目的,因为前面阶段对终结的关系在自然产物里和在技术产物里是一样的。”

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可能找不到目的性,但并不是说,没有目的。就像我刚才提到的,《33文集》的目的是什么?我真不知道。我相信它的存在必然有它的目的,只是我现在看不到而已,也就是说它还没有达到那个最终的最善。所以亚里士多德还说:

“如果因为看不到能有意图的推动者,就不承认产生有目的,这是错误的。”

看来也只能够在《33文集》完成的时候,它才会有它最终最善的目的存在。我只能拭目以待。

【小结】:

确实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目的性。

02

我存在的目的是什么?这还真不好说。这似乎跟我从小到大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关于这个问题,今年我写了几篇文章。当时写的时候,我还没有研究哲学,还没有深入探索过自己的世界观。而只有形成了世界观,才可能进一步探讨人生观及价值观。也就是说,人必须首先理解什么是世界,什么是生命,了解人类的发展史,人赖以生存的外部环境(如自然环境、社会)及自身,才能真正了解什么是人生的意义。

人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诸如身体的限制、与生俱来的天赋、智力、未死之前无法离开肉身的意识、生长的家庭、周围的环境以及时代的桎梏等等,这些因素都成为束缚,让我们无法完全理解这个世界、彻底探索宇宙的奥秘。以至于,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生命,也无法全知人类的历史,难以解释自然及社会的某些现象,更加无法深究自身。

这种想法有时让我感到很困惑,我困惑的并不是自己为什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而是无论自己如何努力,都没办法全知全觉,也没办法挣脱自己只是宇宙一粒尘埃的身份。我只是浩瀚宇宙的一个过客,来时轻轻、去时渺渺。

前天读了一篇文章,关于量子力学的研究,证实了意识不死。这让我有些许欣慰,即使将来我的肉身死亡了,我的意识还是永存的。也许我会飘到外太空,感受不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永远自由地翱翔。

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罗·萨特说:

“关于存在的问题是无法一次就回答清楚的。所谓哲学问题的定义就是每一个世代,甚至每一个人,都必须要一再地问自己的一些问题。”

——《苏菲的世界》

说实话,我不知道自己存在的目的是什么,因为我的存在还没有达到那个最终最善,而此时此刻,我认为的所谓最终最善,就是有一天,我的意识脱离肉身,自在飞翔。

关于存在这个问题,我也将耗尽自己有限的一生去探寻答案。

【小结】:脱离肉身、自在飞翔。

03

这个问题有点调侃,我笑了。我不是我,还能是谁呢?

有时我在想,也许我只是一个作家笔下的一个角色,就像《苏菲的世界》中的Sophie和Hilde;或者是一部长篇肥皂剧里的演员,就像《楚门的世界》里那个poor Truman;又或者,我是另一个人编织的梦境,就像卞之琳的《断章》写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人生也好像如此,上演着一出又一出的戏剧,我们扮演着一个又一个的角色:父母的儿女,儿女的父母,丈夫的妻子,老婆的老公,学校的学生,公司的职员……

身份,只是社会属性赋予给我的,而我本身,什么都不是,我只是我而已。我也只有在独处的时候,才称得上是我。

就像现在这样,我仿佛与世隔绝,不必穿衣服,不用戴面具,我可以纵情欢笑,也可以放声大哭。我享受这片刻的宁静。

而人,始终无法脱离自己的社会属性。这也就是我认为的,人之所不快乐的溯源。我大概明白了李叔同为什么变成了弘一法师,尘世太喧嚣,只有佛教清净地才能给他些许安宁。

天才都是孤独的。

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佛教认为:

“世界是由物质及精神现象组成,物质叫做色法,精神现象叫做名法。其中组成色法的最小单位是色聚,组成名法的最小单位是心、心所。色法、名法都是在非常快速的生灭着,一弹指间,名色法就生灭了上亿次。”

“同样,人也是由色法、名法构成,这里面没有恒常不变的我,没有灵魂。组成人的这些极其细微的色法与名法,一直都在那里不停的刹那的生灭着,根本就找不到一个不生灭的东西,也找不到一个叫做‘我’的实体存在。”

这个理论是佛教独有的“无我论”,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和笛卡尔的二元论有一点相似。

“无我”这个概念,我在之前写的一篇文章里提到过:《刀锋》的男主角——拉里在印度找到《吠陀经》之后,便终其一生追求这种“无我无求”的境界。我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刀锋》的扉页上,会有这样一段文字:

《刀锋》扉页

《吠陀经》是婆罗门教和现代印度教最重要和最根本的经典,《奥义书》是《吠陀经》的最后一部分,其思想特征是遁世思想及苦修实践。

它教导人们生命就是痛苦,要解脱就必须真正地弃绝凡俗尘世。要认识或了解自我的绝对本质,就要弃绝一切行为及后果。书中认为:惟有学习知识才能获得解脱,而且只有通过学习《奥义书》所传授的弃绝与凝神的方法才能得到这些知识。书中还认为:遁世是人一生当中的最后阶段,它是获得明智并领悟更高真理的理想条件。通过修行,“支配”或控制心神、呼吸和肉体,遁世者就会化为一个定点,并能凝神于自我的本质。

这和佛教的教义又有些雷同,佛教认为人生充满了痛苦,生老病死都是苦,释迦牟尼出家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解脱生老病死等痛苦之道。

由此可见,各种宗教和哲学之间,都有互通的理论存在。

星理学认为:人生很苦,人的欲望使自己无法脱离自身的束缚和社会属性的桎梏,所以人不可能得到永久的快乐。

除非像拉里一样,通过禁欲、追求知识,达到一种无我无求的境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建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系统的人格理论,包括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两个方面。有兴趣可以研究一下佛洛伊德的书——《精神分析引论》、《性学三论》和《梦的解析》,在这里只提一下人格结构:

在早期,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在晚期,他进一步提出了新的人格学说,提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指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其中蕴含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的冲动。它按照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指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自我之间,监督自我,予以适当满足。它按照现实原则行事。

超我是人格中的最道德的部分,代表良心、自我理想,处于人格的最高层。它按照至善原则行事。

这和丹麦宗教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祁克果)的存在主义又有些相似,他把存在分为三级:

感性存在:感性的存在通常是追求自己的快乐,追求轻薄的人生,追求自己自私的一面,是从维持生命到享乐方面的存在;

理性存在:是一种比较严肃的、尽责的人生,以理性的方法、哲学的方法,解决自己的问题,使自己对别人尽到伦理责任,合于社会道德的存在;

宗教性存在:是一种祈祷和爱的生活,是对神的自觉和崇敬,从而使精神有所寄托的存在。

祁克果认为:

存在先于本质的理念,其意义是指人的生存是被动的、命定的(人之出生是男是女都不能由自己决定),可是人可以利用自己命定的这种存在,去创造自己的本质。所以人之所贵,并非由于他有一个命定的存在,并非由于他的历史背景、家世,亦非由于他出身的地位,而是在于人有选择改造自己的本质的自由,他如何选择做自己想要做的人,选择自己想要做的事,这就是人的本质。

我没有办法选择我是谁,我没办法选择我的性别,没办法选择出生在怎样的一个家庭,没办法选择自己的身高和样貌……所以我只能是我,我不可能是其他人,而我的灵魂(意识)决定了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小结】:我只能是我,我不可能是其他人

04

在第四章,我解释了灵魂与肉体的关系,星理学认为:

1、灵魂是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说,灵魂就是意识。

2、意识凌驾于大脑之上,操控着我们的肉体。

3、意识不会消亡,意识永存,和大自然、上帝同在。

所以我的灵魂不是谁,它只是我的意识。

我们永远无法否认意识的作用,因为没有意识,就不会有思想,更不会有古往今来如此多的哲学理念、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我们也永远无法忽略人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所作出的贡献和所起的作用(正面也好负面也罢)。所以我才会说:

人的意识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只是必须依靠后天不断的修行和探索才能慢慢将这些能力、知识、技能、智慧挖掘出来。

然而人无法脱离自身的局限与社会的桎梏,所以很难找到真正的自己,只能通过不断地修行和探索,寻找自己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的灵魂意识才是真正的我,而我的肉身只是一个躯壳。所有不懈的努力只是为了找到自己的灵魂而已。

虽然科学已经证明意识脱离肉身后依然存在,但由于找不到介质,意识也无法表达。

世间万物本是共生共灭、相生相克的。

肉身成就了意识,意识让肉身更加完美。

【小结】:

我的灵魂是真正的我

所以问题终究有了答案:

1、确实如亚里士多德所言,万事万物皆有其存在的目的性。

2、脱离肉身、自在飞翔。

3、我只能是我,我不可能是其他人

4、我的灵魂是真正的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