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关心别人(八)

2017-09-12  本文已影响9人  三省吾身刘洋洋

每个人都想要的

我个人对“关心别人”的定义——所谓“关心别人”,就是帮助别人获得“他以为他想要的”和“他真正想要的”

那,假设每个人“真正想要的”都不一样,那我们要想关心“别人”岂不是很困难,因为要找不同人的不同“真正想要的”。

有没有什么是“人人都想要的”?如果能找到“人人都想要的好东西”,那么我们起码可以把这个“人人都想要的好东西”给大家。

至于我们更看重的人,我们再去花费精力寻找他们想要的东西。等于说,每个人“想要的东西”可以分成两类——大家都想要的,比如爱情、亲情;自己特别想要的,比如“某个特定人”的爱情、一张老旧照片……

当然,这两类之间可能还有“某一部份人想要的”

假设其中的蓝、黄、绿 分别代表多个不同的人,那么

1  “蓝1、黄1、绿1部分”是他们各自不同的“想要的东西”

2  最中间重叠的部分,就是这些人都“想要的东西”

3  A、B、C是一部份人共同”想要的东西“

尽量去找寻“通用”类的需求是比较划算的事情。对于我们特别关心的人,可以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找寻他们独特的需求,比如绿1、蓝1、黄1这些需求……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

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社会心理学家、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智商高达194的天才,第三代心理学的开创者,于1954 年出版的《动机与个性》一书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求主要有以下5种类型

1 生理需求: 比如水、食物、睡眠……

2 安全需求: 比如人身安全、健康保障、财产安全……

3 归属需求: 比如对家、组织的归属需求,体验为对“爱情、友情”的需求

4 尊重需求: 比如获得他人的认可、欣赏、尊重……

5 自我实现: 比如解决问题、创造力、实现梦想

当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还有一些争议。马斯洛认为“某一层次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人就会主要追求这一层次的需求”,但是另外一部分人认为“人在任何时候都有这些需求”。 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一争议就认为该理论有待商榷,因为争议点在于“需求是否是一层一层分级的”,但是大家都承认这些需求是存在的。对于我们来寻找“每个人都想要什么”这一课题,足够了

我们知道了,每个人共同的需求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那么我们尽量去满足别人的这些需求就是对别人最好的“关心”了。

从进化论角度考虑

《自私的基因》一书提出了一种观点:

人只不过是“基因”控制的工具,基因的目标只有“生存”和“繁衍”。所以他们所控制的工具,也就是人类,一切行为的目的也就是“生存”和“繁衍”

假如这个理论(人类的目的是生存和繁衍)是正确的话,那么人类的“需求”也能说的通了

1 生理、安全需求是为了人类能生存下去

2 得到别人的尊重,才能更好地活下去

3 得到别人的“认同”、“尊重”、“赞美”,在狩猎时代可以让你更好的活下去,所以渐渐的,“认同”和“赞美”这些尊重需求也就变成了人们的需求

应该采取的行动

既然人人都有:生存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那么为了实现“关心别人”这一目的,应该采取的行动:

1  从心底尊重每一个人:夸奖别人、每个人都有特点

2  多欣赏、赞美别人:笑着点头向别人表达善意、夸奖别人

3  理解别人的感受并让人感受到你对他们的理解:倾听、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想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