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简书电影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依然是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电影老炮儿观后感

2015-12-31  本文已影响488人  大时代的小访客Pluto

我有一个朋友,他对王朔笔下上世纪的北京很有兴趣。也自认很有研究,他看过王朔小说,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但听我给他讲的故事还是让他大开眼界。的确,不是这块地界儿的人很难了解这种独特的地方文化,然而即使是土生土长的人很多人其实也离王朔笔下的北京有一定距离。

《老炮儿》是一部好电影,但这部电影真正描写的群体却并不是一个普遍的群体。从年龄上说,是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出生的那一代人。从地域上讲,单指北京。但却不是那个时代出生的北京人都和他们有共同的青春回忆,茬琴、茬架文化在上世纪注定属于那些不安分的那部分人的记忆。但这部分人中出了王朔、出了冯小刚,这些作家和导演能够运用自己的才华将自身历史搬上大银幕,让后来人了解他们当时独特的文化风貌。

大部分人还是安分守己的。他们既不热切地盼着中苏开战,也不会成天去北海冰场拍婆子,更不会领着一帮人身穿军大衣揣着号称当年从冈村宁次手里缴械的武士刀在甘家口、月坛、颐和园野湖或者其他什么茬架圣地约架然后全都折进海淀/西城分局。

这是1978年的北京江湖,混乱、躁动、暴力但还算讲规矩。

电影中的六爷、闷三儿、灯罩儿、话匣子就是那个年代一个小团伙的标准组合。有能抗事儿能拿主意的(六爷),有能打最狠的(闷三儿),也有挺怂但是关键时候还是仗义的(灯罩儿)。至于话匣子,电影由于讲的是当代故事,讲的是江湖不在的故事,所以没出现那个年代对这种混在男性团体中的女性的经典称呼——“圈子”。

30年前话匣子坐在六爷的自行车大梁上,后面跟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奔赴茬架现场;30年后闷三儿和六爷两个人依然骑着自行车哼着苏联歌曲去赴约;30年前话匣子看六爷一把武士刀威风八面;30年后她又亲眼目睹他单刀赴会心脏病发在颐和园野湖;30年前和30年后他们都折进过局子,笑得没脸没皮的走出来。电影虽然几乎没有交代过“老炮儿”们的辉煌过去,却也通过几句台词以及演员演出的那种沧桑感而竟然达到了这种时空交错,虚虚实实的感觉,让人不胜唏嘘。

可以说这四个剧中角色浓缩了千千万万那个时代的北京青年,他们每个人都能从电影角色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只不过电影艺术会将人物性格极端化以加深戏剧冲突和艺术表现力,但根本不用怀疑他们的形象是否真实。他们不仅真实,而且就存在于身边,我的父辈人,他们就是活着的历史。

连人群的分化在这样的“标准团体”和数次茬架中都不存在了,在一个北京老炮儿组成团体中常常包含着汉、满、回等多个民族——真正民族大团结的典范,有时候还不论阶级和出身。因为茬架也要按照“基本法”,所以有时候茬着茬着化敌为友成为生死之交那也是常见,这个时代的人恐怕很难想象他们茬架茬出来的友谊会是一辈子的。

写这代人青春的文艺作品已经有了不少了,甚至这是一个时髦的元素。50、60后经过文革、改革开放以及其后的国企改革,专门描写这代人在底层沉沦的作品也不少。但像《老炮儿》这样特意将两个时代联系起来,并回答了这些人在经历了生活的现实教育后是否还保持着那个时代的一些烙印和独特的精神气质这个问题。尽管电影给出的回答有些过于理想主义了,但某种程度而言我真信。

进入90年代,依然可以在北京中学生之间的打架斗殴中看到上个十年的影子。只不过茬架改成“码人”了,一叫也能一次一二百人。但这时候的茬架就已经不按照基本法来了,而且恐怕是属于校园暴力的范畴。完全缺乏他们父辈那种为了茬架而茬架、一码归一码的纯粹精神。

看看,打架斗殴也是分层次的。

有时候我是真羡慕上代人的友谊,我们这代虽然也将友谊传承下来,几个孩子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发小儿。但终究还是差得远了。甚至北京城也早已面目全非,我想听听乡音都得从电影里或者打开初中同学微信群。当然,对城市发展来说这是必然。

身处过其中的大多数看电影时反而可能不会有那么多感慨,也不会想这些东西,他们顶多在看到某个角色时笑着指“看,这不就是内谁吗?就内孙子!”

一辈子也就这样过去了。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