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天

2023-07-06  本文已影响0人  水中的月亮

《把课改作为方法》第四辑 让同学成为同学 “七天共读圈”结构化写作打卡第五天(7月7日)

1. 让我受触动的话(三句) 。

第一句:教学不是看教了学生什么,而是看发展了学生什么,尤其是看是否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第二句:当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不合拍时,当学生在课堂上遭遇学习困难,却不被看见。他们释放的求助信号无人回应时,学习热情就会降低,久而久之,自然会产生厌学情绪,最终沦为后进生群体的一员。

第三句: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说八道,将来你才可能能说会道,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思乱想,将来你才有可能奇思妙想,只有在课堂上敢于胡作非为,将来你才有可能有所作为。

2. 我的思考(两点)。

第一点思考:儿童立场。这一章内容主要围绕学习共同体来分享的。无论是佐藤学的第三只眼蚂蚁之眼来观察课堂,还是郑艳红老师最美的倾听姿态,都是以儿童立场为中心。时间拉回到2018年,我还在兴庆区回民实验小学的时候,陈春校长邀请陈静静博士来我们学校进行学习共同体的建构,静静博士眼含热泪,满怀激情的演讲还历历在目,她深耕课堂,坐在学生中间,全程录像,观察学生,分享焦点学生学习历程是那么详细而有证据。从此我听课也开始坐到学生中间,我也开始以学生的学习历程来观察课堂,来评课议课。我的课堂也开始加入倾听训练,谁发言,老师和孩子们都用眼睛看向她,身体像向日葵一样转过来,一人发言,其他人不能再举手,要给她创建安心的课堂氛围。无论孩子发言是否精彩,都要全盘悦纳孩子,让孩子感觉大胆发言很安全。小组协作时候降低声音,用只能同桌互相听见的声音来说,创建安静的课堂。虽然做的还不好,但是一直努力在做,以儿童为中心,从倾听开始学习的课堂文化已经成了自己的课程观,课堂观。

第二点思考:同学关系。文中提到让同学成为同学,同学是教室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但是我们好多教室中的同学都是竞争关系。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同学不只是名词还是一个动词,这里的同指的是共同,一起,相互的意思。我们坐在一间教室里的同学,应该是互相学共同学的小伙伴,这样才能真正的合作学习。关于同学关系的营造,李玉贵老师的“女孩周”活动,美国小学的“习惯树”活动值得借鉴学习。

3. 我的问题(一个)。

    在大班教学中如何关注每一个生命?

4. 我的行动(一个)。

把曾经读过的书《静悄悄的革命》《跟随佐藤学做教育》《学习共同体》《教师花传书》等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时候再读一遍。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