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手机摄影——开启新生活

玉门行

2019-12-02  本文已影响0人  雅各的祝福
玉门油田老一井

玉门,你好

――参加民进玉门主题实践活动纪行   

      根据民进酒泉市委、民进肃州区,委的安排,2019年3月30日市、区委员会将在玉门老市区联合开展“学习两会精神、弘扬铁人精神”主题实践活动。民进肃州区,委李强主委早在3月27日就在微信“肃州民进”群里发了消息,会员们得到消息后非常高兴,也非常期待,大家都在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进行了回复。我第一次去玉门是1991年7月,当时所代的初中班刚刚毕业,我们被学校派到玉门监考,住在玉门市政府招待所,考点设在玉门市一中。还于1994年7月和1997年7月两次被派玉门监考,以后就再也没有到过玉门。现在,离我上次到玉门老市区已经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了,听说自从玉门市政府西迁玉门镇、玉门油田东迁酒泉后的玉门老市区有些破败,十多年后的玉门究竟成了什么样子,所以,很想去看看,非常期待这次实践活动。

      3月30日早上6点多,刚刚睡醒的我就被今年申报“甘肃省基层有效”副高级职称的党清泉老师叫起,说是网上申报无法操作。我起床后在家匆匆吃了早点,来到学校办公室,解决了党清泉老师的网上登录问题,时间已经过了7点,步行来到市政广场,约莫7点50分,柳渊主委已经早早地在车边等候,我们一中的李菁、郭学东老师和我同时赶到。8点,我们乘坐的大巴准时从酒泉市政广场出发,沿着酒嘉八车道一路向西,在嘉峪关高速入口处接人上车后驶入连霍高速。原计划从清泉收费站下高速沿省道到老市区,到清泉收费站时,收费口等待下高速的大货车排成长队,根本无法预计等待的时间,大巴只好继续前行,到赤金收费站下高速后调头向东再驶回清泉按原计划的行程前进,前后多行驶了50公里左右的路程,多用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

铁人纪念馆

        随着车轮的飞转,离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玉门越来越近了,我们的心情非常激动,默默地在心里喊着:玉门,你好!玉门,我们来了。这就是二十多年前去过的玉门吗?车行至玉门老区时怎么也找不见原来记忆中的样子,感觉一点都不像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酒泉,高楼很少,我们来到玉门监考,看到玉门市区高楼林立,特别是油城公园旁边的油田通讯大楼时尚高端,炼油厂的炼油塔高耸云端,塔顶上的火苗昼夜不停地燃烧着,让我们这些酒泉来的老土感到的就是震憾。那时的玉门可以说是车水马龙,充满生机。可现在,从车窗环顾眼前的景色,是那么陌生,我都怀疑是不是已经到了玉门?继续前行进入市区,才依稀辨出它的旧貌:解放门依然如故,过去的马路显然经过了整修。原来的工厂,已大变其样,有的已经停产,大门紧闭;有的还在生产,厂区内矗立着办公大楼;当年到玉门监考时逛过的市场、百货大楼已经没有了,吃过饭的酒店、饭馆都关着门,大多数商铺大门紧闭。玉门油田的住宅楼大多还在,有的门窗被用砖封闭了起来,有些失去了窗框的窗户像大张着的眼睛,注视着从楼前驶过的大巴;被拆开的入户门毫无遮挡,似乎在向路过的人们诉说着什么,还有的住宅已经被彩钢板保护了起来,据说是市政府和油田为了保护工业遗迹采取的措施。再往上行,快到中坪一带,渐渐有了一些人气,路边的商铺有些还在营业,油城公园周围的住宅还被利用着,有的住着在老区上班的油田职工,有的被以很低的租金出租了出去,里面住着在玉门老区打工的人;看到这一切我实在难以相信,这就是玉门,就是我们曾经到过的那个地方,但这确实是真的!

石油河前留影

        刚刚离开酒泉的时候,民进酒泉市,委柳渊主委就告诉大家,这次主题实践活动主要有两项内容:一是培训学习,主要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和铁人精神的内涵解读;二是参观铁人纪念馆、玉门市人防工程防空洞和老一井等,一天的时间,行程紧张,要大家做好思想准备。

      十点多,终于到了目的地,大巴驶入位于中坪的“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下车后进入电教室开始培训学习。干部学院似乎是酒泉市,委党,校和玉门市,委党,校的分支机构,名称有着不同的说法,培训大楼前的门柱上挂着的白色牌子,上面印着的是红字“酒泉铁人干部?学院”;发给我们的学习笔记本上有学院的院徽,院徽上的名称是“玉门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铁人纪念馆上边有红色的铁皮大字“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省去了是“酒泉”还是“玉门”的区分,倒也干脆。

铁人干    部学院

        待大家坐定后,民进酒泉市,委柳渊主委主持了培训班,酒泉市,委党,校王丽娟老师对《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省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作了解读。今年的两会期间,2019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甘肃省代表团的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讲话重点围绕甘肃省的扶贫工作做出了指示:要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提出了脱贫攻坚的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县摘帽后,也不能马上撤摊子、甩包袱、歇歇脚,要继续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问题,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王丽娟老师的解说充满激情,条理清晰,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甘肃省的扶贫现状有的放矢,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把握的很准确,阐释的很到位。

      接下来是玉门市,委党校杨帆老师的讲座,杨老师大约60岁左右,穿着藏青色的衣服,很有精神,围着花格围脖,表明三月的玉门还有冷风。他的讲座题目是《铁人精神永放光芒》,讲座分三个部分:一是铁人是谁?二是铁人精神是什么?三是对铁人精神的感悟。

学习铁人,精神

        杨老师告诉我们,“铁人”就是玉门人王进喜,他祖籍陕西,于1923年10月8日出生于甘肃酒泉玉门市赤金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解,放前就到玉门油矿务工。玉门解放后,王进喜成为新中国第一代钻井工人。1956年4月,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井队创出月钻井进尺5009.47米的全国最高纪录,贝乌五队荣获“钢铁钻井队”称号,他也以“标杆立祁连”的战绩被誉为“钻井闯将”。1960年3月,他主动请缨,率领“1205”钻井队开赴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靠“人拉肩扛”搬钻机、“盆端桶提”运水保开钻的办法打出了到大庆后的第一口井。1969年4月,王进喜出席,党的九大并当选为中央委员,受到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亲切接见。由于长期积劳成疾,他身患胃癌,但直到生命最后一刻他仍然关心着油田建设,病逝时年仅47岁。1972年1月27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高度评价了王进喜伟大的一生,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铁人精神”的热潮。世纪之交,他同孙中?山、鲁迅、雷锋、焦裕禄、李四光、毛?泽?东、邓稼先、邓?小?平、袁隆平等一起被评为“百年中?国十大人物”。

铁人,精?神展览

        据杨帆老师讲,“铁人”这个称号的来历非常动人,1960年5月,在打第二口井时,发生了井喷。为了制服井喷,王进喜顾不上腿伤,跳进齐腰深的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井喷制服了,可他的伤腿已血肉模糊,泥浆把他的手脚烧起了大泡。王进喜和1205队工人们的英雄行为深深地感动了附近的乡亲们。房东赵大娘作好饭后,等着王进喜来吃,可是行左等左不来,右等右不来。王大娘特别着急,提着饭来到工地,看到王队长累不垮、压不倒,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就对大家说:“大娘活了大半辈子,没见过这么拼命的人,你们王队长可真是个铁人啊!”从此,“王铁人”的名号就叫开了。当时的会战工委敏锐地抓住这个典型,决定树立王进喜为大庆会战的第一个标兵,发出了“学习铁人王进喜,人人做铁人,为大会战立功”的号召,一时间,一个学“铁人”的活动唱响了起来。

      “铁人”王进喜在为新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立下不朽功勋的同时,也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要内容的“铁人精神”。“铁人精神”是王进喜崇高人格的升华、钢铁意志的锤炼、奉献境界的彰显。铁人精神是对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是中国工人阶级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

铁人精,神展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伟大事业更需榜样引领。“铁人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历久弥新、永不褪色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激励中华儿女拼搏奋进、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强大精神动力。

        中午十二点四十左右,培训学习结束了,大家统一在玉门油田矿区职工食堂餐厅吃的自助餐,前来就餐的会员排着队相互谈论刚刚结束的学习,觉得获益颇丰。菜品非常丰富,也很精致,旁边身穿工作服的餐厅员工提醒着要按需要选餐,不要造成浪费。选了几样菜、两个花卷,还一盒酸奶、一碗蛋汤,和张新华、许开国同桌,大家边说边吃,谈笑风生,吃的津津有味,很快就吃完了。

油田职工食堂餐厅

        接下来的行程是参观,中午一点半,首先来到“铁人纪念馆”。今天要参观的“铁人纪念馆”等几项都是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的一个组成部分。铁人干,部学,院立足弘扬铁人精神,传承铁人精神,依托玉门老市区闲置建筑和老一井、石油工人窑洞、石油河等工业遗迹,打造集“培训+参观+体验+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教育培训基地。

向铁人雕像献花篮

        展馆分上下两层。馆内由序厅、展览厅及影视厅组成,展览以300余幅版面、200余张历史照片、50余组艺术展项及多件珍贵实物,翔实生动地展示了铁人一生的辉煌业绩,凝练彰显了铁人精神的实质内涵。

        经安检进入纪念馆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王进喜正满怀雄心壮志、昂首挺胸地走出绵延峭拔的祁连雪山。这正是37岁的铁人走出玉门、奔赴大庆的形象。序厅顶部有47条放射光带,象征铁人47年的人生历程,而这3.7米高的铁人像,则寓意铁人奋战玉门的37载光阴。祁连巍巍,雪山绵延,铁人精神永放光芒。

参观展览

        我们瞻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的大型雕像,并由柳渊主,委代表会员整理花篮缎带。接着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参观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主题的铁人精神陈列展览,展览共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苦难磨砺。铁人曾说过“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这一部分反映出铁人的“黄牛情结”缘起于他苦难的童年。

铁人人精,神展览

        第二部分——钻井闯将。新中国成立后,27岁的王进喜成为了我国第一代石油工人。主要表现铁人在玉门油田的事迹。

        第三部分——会战先锋。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喷油,大庆油田宣告诞生,一场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打响。这是对铁人在大庆英雄领跑的表现。

展览馆的蜡像

        第四部分——求实奉献。这一部分为我们展现了铁人王进喜科学求实不畏艰难,业精德崇无私奉献的人生品质。

        纪念馆陈列着大量实物和图片,还有雕塑和沙盘,会员们一边听着介绍,一边询问细节。跟随讲解员的讲解,一起回顾了铁人王进喜短暂而辉煌的一生,感受铁人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

防空洞

        从铁人纪念馆出来,我们徒步来到老玉门市,委大楼,走进一楼大厅,在楼梯的下面,就是玉门市人防工程的入口。玉门人防工程作为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打造铁人王进喜干,部学,院体验基地,经过部分加固维修,基本保持了原貌,展现玉门人防事业发展的历史过程。走进庞大的人防工程前,讲解员对人防工程进行了解说:玉门防空洞全长80公里,由玉门石油管理局于1969年开始建设,先后投入了6000职工,于1970年底竣工,被时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皮定均誉为“石油工人创造的又一个奇迹”。玉门的防空洞从住宅区到学校、街道、剧场、各个厂区等一直通到了祁连山。这项浩大的工程持续了近10年时间,形成了一个市区与外围结合、山上山下结合、地面地下打防结合的工事体系。修筑了200张床位的地下医院、贮存上千吨日用百货和百万吨粮食的仓库,可用于办公室、教室、掩蔽室、物资储备的偏洞一千零二十个、食堂三十五个、水池三十五个、厕所,总面积2773平方米、防护层厚度69米。经整理、加固后正式开放。

防空洞冲的指挥室

        走进防空洞,斑驳的墙面、红砖地面都营造出那个时代特有的氛围,墙上的红色标语、宣传画有的还很完整。虽然在地下,却没有压抑的感觉,还有习习微风。这是因为这里设置了通风口,所以不会特别潮湿阴冷。防空洞与地面有8至10摄氏度的温差,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我们参观了十多间功能室。有食堂、指挥室、通讯室、会议室、卫生室、厕所、储藏室、发电室等,通风滤毒间是专为应对敌人的生化武器而设的,作战指挥室里的蜡像和沙盘真实还原了资料照片里的指挥作战场景,可容纳300人就座的会议室添置了老式胶片放影机等设施。据讲解员介绍,后续还将实施二期工程,恢复并开放面积为3300平方米、能容纳200张床位的地下医院等。

防空洞中的会议室

        下去的时候,因为有许多台阶,感觉有点危险,会员们都是小心翼翼的,讲解员也不时在提醒着要小心台阶,不过到也不是特别的费劲。下了旋转楼梯到了负二层,就是一马平川,行走非常轻松,只有部分路段有维修人员在修复电路,需要注意掉在地上的电线。而回程上来的时候,却很费力,年龄偏大的会员都走得气喘吁吁,休息了几次才来到地面。

        从防空洞出来后,继续乘坐大巴向南驶往玉门油田“老一井”所在的老君庙。途中,看到在玉门老市区中坪的废弃体育场,来自各地的艺术家们在体育场西面的配套主席台、器材室后面的墙面上进行了艺术涂鸦创作,为这座老石油城又增添了新的文化艺术色彩。车子继续南行,下了河坝,就是油田“老一井”,“老一井”北面的老君庙,正在维修,用彩钢板围了起来。这里就是著名的老君庙油矿“西河坝”,玉门油田的发源地,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玉门油田的名片,很经典。

玉门油田的涂鸦墙

        讲解员向我们介绍,玉门油田的第一口井“老一井”最早建于清同治二年,因抗日战争期间在此发现和开发当时中国最大的油田而闻名全国。1980年,玉门石油管理局为纪念玉门油田发现和开发,重建了老君庙,并在老君庙前原玉门油田第一井的钻凿处安装了抽油机,铭刻了“老一井”的碑文。玉门油田为中国的石油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大型的石油会战都少不了玉门人的身影,玉门油田成为了中国石油的摇篮和圣地。“老一井”、老君庙,这些历史符号,包含了一代一代石油人的希望和梦想,已成为“铁人精神”的组成部分。在这里,穿越了80年的历史时空,让历史告诉未来,这是孕育“铁人精神”的源头活水。

老一井

        “老一井”对面的河崖上是解,放前石油工人在石油河畔住过的窑洞,现在也成为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为了参观方便修了简易桥,到对岸的窑洞很方便。有些不巧,由于是周末,桥上上了锁,无法到对岸,参观窑洞的愿望未能实现,大家都有些遗憾。

        不到四点,培训学习和参观的行程全部结束了,大巴驶出玉门,回程的路上,大家有些疲倦,有人在闭上养神,有人进入了梦乡,车上安静了许多。回望玉门,回望祁连山,渐渐地远去,再见了,玉门!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高高的蹲伏在祁连山绵延重叠的余脉上,这里诞生了中国的第一口油井,诞生了中国的第一个油田,诞生了中国第一个石化基地,诞生了铁人,诞生了铁人精神!这里是孕育大庆、胜利、克拉玛依、长庆、吐哈等油田的胎床!这里是养育和繁衍中国现代工业的地方,这里曾经激荡着整个民族的光荣与梦想。

        回到酒泉后,会员们余兴不减,李强主,委在“肃州民进”微信群里分享了许多照片,并得到了大家的点赞。还有会员在朋友圈、美篇等自媒体发了照片、分享了感受。市一中教师李菁在“肃州民进”群里发表了“阳春三月,东风拂面;重归故土,沧海桑田;油田玉门,魂牵梦绕;铁人精神,永放光芒!”的小作品。她是玉门人,生于斯,长于斯,玉门的春风吹拂过她,玉门的河水滋养了她,来到她魂牵梦绕的故乡,发出这样的感叹也是顺理成章的。闫晓兰老师的微信朋友圈感言是,“阳春三月,春风拂面。来到玉门,缅怀铁人。虽颠簸劳顿,却颇为值得,令人震憾!”其实,大家的感受确实也都是这样。

        一天的主题实践活动结束了,但铁人精神却永远留驻在了人们的心中。来匆匆,去匆匆,这次去玉门的时间安排的很紧,去的时候很兴奋,回来的时候更多的是无穷的回味。玉门的山,玉门的水,玉门的房屋,玉门的树,无不牵挂着我们这些人的心,玉门的故事不是几篇文章、几张图片能说清楚的,玉门油田承载着几代石油人的梦想,如果有机会,我还要去玉门。

                2019年4月3日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