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之思维方式
《暗时间》是作者刘未鹏阅读了大量思考方面经典书籍而写的总结与自我思考,包含了很多思维方法,其中“抽象”是书中高频出现的一个词。
抽象是把一个问题抽丝剥茧后留下来的那一个最重要规律,观其本质的过程。
许多事的本质是相同的,但如果我们并不知道它们的本质是什么,又怎么能知道它们其实是同类事物,从而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认知、理解,提高效率,触类旁通?
当你把一个问题抽象出它的本质后,你可能会忘记这个具体的问题是什么,却不会忘记其背后的原理。就像解题时,不去死记硬背答案,而是理解其背后的原理、方法,下一次遇到同类题时,就会推演了。
抽象不是给你鱼,而是给你渔。
刘未鹏对问题极其解决方法提出这样的疑问: 为什么要这样? 为什么这是好的? 为什么不是那样? 这样做是最好的吗? 这样和那样的区别在哪里? 这个做法和其他的做法有什么本质联系?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这个做法的本质又是什么? 到底本质上是什么东西导致了这个做法如此? 与这个问题类似的还有其他问题吗?
——你能走多远,懂多少,在于你能想多深。
人有表层意识和深层意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我们一直被一件事情困惑,一直在思考这件事情时,就算自己不主动去想,也依然停止不了去想它。
举一个反面例子,易于焦虑的人,他们无法把自己的思想从那件引起焦虑的事情上移开。就算他们不想去想它,却控制不了。这就是潜意识的强大作用。如果把这个作用主动地用在正面的思考摸索问题上,将会产生极大的效率。生活中确实有常常思索一个问题,最后却是在睡梦中突然想起了一个关键点进而解决了问题的人。
不仅如此,当你激活了潜意识,而在做其他无关的事时,一旦遇到和这个问题有任何联系的知识点,你都能马上将他们连接起来,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和新理解。
激活潜意识的方法很简单,时常主动地去思考当下那个你想解决的问题,时常惦记着它,利用任何暗时间,比如一个人的路上、厕所时间、洗澡的时候等等。让它在大脑中处于活跃状态,做好任何与外来信息发生连接、产生火花的准备。
只有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有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特定的知识点。比如一道数学题,你不知道其中关键的那个性质,很难解得出来,或者会走更多的弯路。再者,可以避免偏见和视野的狭隘。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情,而我们不知道的事情往往就假定它是不存在的。
“除了这个方法,难道还有其他方法吗?”“没办法,只能这样了,这是唯一的办法。”
人的记忆是有容量的,所以一边思考一边写下来,有助于你保存自己的整个思维过程,也才能够在重新去阅读它的时候,发现其中的规律、问题。写下自己的思考过程还可以加深对知识、想法的记忆,并形成总结的习惯。总结的重要性是极大的,它不仅概括、回顾,更重要的是能够进行自我反思。
刘未鹏的《暗时间》里还介绍了一些思维陷阱。比如《逃出你的肖申克》系列,内容颇多,暂不引述。就像作者自己所说那样,他所做的事更像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索引,是那根把珍珠串联起来的线。他尽可能地给出了这方面的知识结构图,为有兴趣的读者如我,给出了可以去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