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如何从童年创伤中复原?
每日一省 第621天
《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阅读收获:
一、儿童面临的逆境类型:
1.不稳定的家庭环境
✔️来自父母的家庭暴力
直接的身体虐待
精神与情感虐待
父母离婚
孤儿状态:失去父母任意一方
✔️来自兄弟姐妹的家庭暴力
兄弟姐妹间的攻击是最常见的家庭暴力形式
1/3的儿童遭到过兄弟姐妹的拳打脚踢、猛推、牙咬等被其他人影响的正常生活
有需要照顾的兄弟姐妹从而被影响正常生活
由于父母被监禁而导致子女无法得到正常照顾
2.儿童性虐待
大多数的性侵来自于熟人,性侵受害者最集中的年龄为14岁。
3.校园霸凌
大约有1/3的孩子在18岁前会遭遇欺凌,25%的受欺凌儿童遭受语言攻击欺凌叛逆、使用毒品等。
青少年反常行为往往在发出求救信号
反思:有没有遇到类似问题?感觉会有语言暴力伤害,影响比较大。
二、儿童抵御伤害的方式
1.战斗
愤怒
一种强大的情绪,能产生巨大的前进动力。适当的愤怒有助于身处逆境者提高适应力和复原力有助于减轻压力。
反思,曾经愤怒,曾经战斗,曾经想复原,但后来战斗失败,所以才会退缩。
2.逃避现实
冥想逃避:灵活地运用冥想,与其他应对机制结合是希望的重要来源,可以有力地将孩子从恐惧无助的状态中解救出来。过度依赖冥想会导致妄想症。
反思:有过度冥想的可能。
3.痛苦预期:
认为更多的坏事会发生,每时每刻都会观察周围的环境。遭受过暴力的孩子对周围环境更加警惕敏感。
长期承受压力会对杏仁核造成永久性伤害,适度的压力会让人表现最为出色。
自我控制能力来自前额叶表层,很大程度上可以预测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状况。
4.取悦他人
"可收养性":懂得如何被别人接纳的诀窍。
单亲或双亲的去世可以催生个人成长的机会。
反思不得不成长,因为失去父亲而更加担当,又失去母亲,在痛苦中摔跤,摸爬滚打,在痛苦中成长。
5.假想人格
擅长在别人面前表现得自己是他人期待的那种人。
在母亲面前,兄弟姐妹面前,表现得自己是他们期待的那种人,但背负得太重,受苦太深!
6.重启生活
利用生活中出现的"第二次机会"(如婚姻、开学、搬迁等)。
"重启生活"新环境下,能够刺激杏仁核的线索会减少。
不知道怎么样做才能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7.家庭英雄主义
看到家庭的缺陷和问题,主动设法纠正,承担责任。
主动承担,好辛苦,很折磨!
8.分享秘密
倾诉病痛有助于治愈伤痛。
原来如此,倾诉就有助于治愈,给孩子一个情绪出口,原来特别重要。
使用语言的行为,将大脑的活动从杏仁核转移到前额叶表层,从情感枢纽转移到执行功能的枢纽。
原来语言可以将大脑的活动从杏仁核转移到前额叶表层,从情感枢纽转移到执行功能的枢纽。
所以,缓解情绪最好的方法,最好就是让他自由说,不指责,不评价,说出来就是疗愈。院长经常在课堂上使用这种做法。家长善于要做一个倾听者。
9.复仇
以幸福的正常的生活方式向过去的生活方式“复仇”
超越自己,是最好的成长,只有到了更高的位置,认知产生了位移,当下的问题才能最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