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首稿每天写1000字

再说鸡汤不鸡汤的,都是你不够聪明

2016-09-12  本文已影响14人  普起是条小鱼

什么是鸡汤? 鸡汤是好还是不好? 为什么说鸡汤有毒?

我如果用明确的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那我肯定也是一个沙笔。 

一般我们认为的有毒鸡汤文的特点就是喜欢打标签,以偏概全,洗脑。如果我也用这样的方式去反击所谓的“鸡汤文”,那我跟这个鸡汤又有什么区别? 

就好像现在的一些负能量鸡汤段子,其实也是通过打标签和以偏概全的方法,为那些执行了鸡汤文里方法却失败的人,一种精神上的安慰,从而似乎得到的“鼓励”,那么这和打着鸡汤反鸡汤又有什么区别?

那到底什么才是对的?什么才是好的?

我们考察几个问题:

1. 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鸡汤”?

如果我理解你的意思是,我们需不需要鼓励和安慰? 那么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没有人可以独自承受生命中的一切,即使思想很深邃,人格很独立的人也一样。那么我们是不是有了安慰和鼓励就够了? 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

2. 我们需要“鸡汤”的本质是什么?

人们普遍存可以观察到的同性是,出于自我的考虑,当然在中国的文化中,我们不太愿意公开去谈,或者承认自己的“自私”,但是我们确实总是以我的利益为基础去思考问题(下意识,我们可能都无法察觉),并且我的外围系统构建也是围绕这个中心展开。这个结论并不是所有的情况,而是大多数的情况,但是我们同样也可以观察到,其他的外围系统有时候也可以冲击或代替核心,譬如对于“最高利益”的定义有时候变成了“后代的利益”,有时候变成了“国家的利益”,等等,这个根本的原因是,当我们在定义“我”的时候,往往不仅仅是考虑“我”这个个体,而是包括了这个个体所拥有和包括的东西;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在谈道德,国家利益的时候,其实是在谈自己的利益,这就是中心和外围的思维系统。那么说到底,你如果无法定义什么是“我”,就不能定义出自己的价值观到底是什么。这样的结果就是,人云亦云,最后感觉自己被“洗脑了”。这也是,为什么所谓的“鸡汤”,“成功学”能够在祖国盛行的原因,说得直白点,就是缺什么补什么。

从某个角度上看,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记得多少的名言,理论和段子,而是他能够自己表达出多少有价值的观点。这也可以说明个体到底有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和能力。一个不能认清自己,定义自己价值点的人,只能听从别人的“建议和忠告”,成为别人眼中的人。那么,我想问一下,别人的成功你可以复制吗?别人的价值观就是你的价值观吗? 那么你又为谁活着呢?

如果认清了这点以后,还会被洗脑吗?

3. 除了“鸡汤”,我们还需要什么?

以上,我们理清了几个问题。第一,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心灵上的慰藉,这是无可否认的。 第二,认识自已最重要,我们才能分清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

现在我们来看最后一个问题,除了“鸡汤”,我们还需要什么?

举个栗子,比如就拿健身来说吧。我们给自己定个了目标,就是要在一年内,练出8块腹肌。在房间内贴上一张健美图片是很重要的(鸡汤),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每天平均花在健身这件事上的投入和技巧有多少?(投入如费用投入,时间投入等,技巧指健身的科学,正确的方法)。只有前者,没有后者,就算在家里贴100张健美图都没用,一年过去了还是只有一块腹肌。而往往后者才是最重要和最困难的,迎难而上,知行合一,而不是仅仅自怜和心理上的安慰。

谁不想赚钱,谁不想成功,谁不想变强? 在核心利益上,每个人都是一样的,都是“自私”的,区别就在于,有人是羊,有人是放羊的。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们就会清楚。关键不在于我们有多大的激情,而在于,我们能够多了解自已,能够控制自己的多少的情绪,能够保持自己多久的投入和行动,并且能够使认识和行为做到尽可能的统一。不能够了解自己欲望的人,往往就成了被骗的对象了,难道骗子不是因为利用了人心的弱点而取得的成功吗? 从这一点上,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时刻警惕的。

我们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鸡汤”的对错,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鸡汤”能够给予我力量,这就是它的影响和作用。但是,由于我并没有认清自己或采取需要的行动和思考,再把这个问题怪罪给“鸡汤”,这显然又是另一种逃避和自怜。所以这里的本质问题是,我们常常以为自己的聪明其实也许只是“小聪明”,是我们还不够聪明。

最后,我以“鸡汤”体收尾:能够战胜自已的人,总是令人钦佩的,行动任何时刻都不晚,让我们一起共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