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

从一场无比尴尬的婚礼中,我学到了什么?

2016-09-18  本文已影响61人  偏要叫肉卷

前段时间,我收到一个老同学的结婚请柬。这个男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和我是同班同学,如此缘分实属难得。所以尽管现在我们只是朋友圈的点赞之交,我也二话没说地答应了。

婚礼当天,我带着女儿风尘仆仆地横跨大半个北京城去赴宴,由于路线不熟,最终还是迟到了。当我拉着女儿摸黑在角落中坐定时,才发现周围几桌一个熟人都没有。难道我是专程来蹭饭的吗?我有些后悔,当初真应该听老公的,问问都有哪些同学参加。不过接下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才真的让我想一头撞死。

当新郎拉着新娘过来敬酒时,世界上最尴尬的事情发生了。新郎围着桌子挨个介绍来宾,当我提前礼貌性地起身准备碰杯时,他却像没看见我似的,径直走向了下一个来宾。显然,他没认出我这个老同学,更显然,他可能把我当做了某个朋友的家属。

周围几对陌生来宾的异样眼光并不算是最尴尬的时刻,因为当女儿举着酒杯问我什么时候祝叔叔阿姨百年好合时,我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整场婚礼唯一值得高兴的,就是老公的意外缺席。

所以,久未谋面的同学婚礼,一定要谨慎参加。

其实,不光是婚礼,任何聚会的核心属性都是社交。在同学婚礼上,我不仅没联络到任何老同学,甚至连新郎本人都不知道我的存在(早知道就不准备红包了),这样的聚会就是典型而纯粹的浪费时间。在美国人际沟通专家莉尔·朗兹的新书《遇谁都能聊得开》中,特别介绍了玩转Party的几个方法,只要在聚会前搞清下面几个问题,不仅不会使自己陷入窘境,还会在聚会中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问题一:谁会出席这场聚会?

回过头想想,如果当时婚礼现场能有一个我认识的人,恐怕最后也不会落得如此尴尬的下场。社交达人在聚会之前,一定会想方设法搞到参会人员的名单。这不仅有利于他们提前发现感兴趣的对象,也为他们提供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工作,比如了解对方的个人背景、突击相关行业的热点话题等等。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你真的以为那些通过一次普通的聚会就能收获大客户或女朋友的人,是因为单纯的运气好吗?

问题二:第一个到还是最后一个到?

如果我婚礼当天能再提前半小时出门,在签到台从容不迫地和新郎新娘寒暄两句,同样不会在饭桌上招致新郎的冷落。事实上,绝大多数的关键对话,都是在聚会开始之前的那段“空白”时间完成的。

“大人物经常到得很早,他们在‘讨厌第一个到’的那些派对常客陆续抵达之前就已经谈妥了他们的生意。他们从不会因为去得早而尴尬,毕竟,只有比他们更早到的人才会看见他们,而那些人跟他们一样是显要人物。”

这让我想起曾经参与组织过的一场国内顶级的科技论坛。与想象中不同,那些冒着大雨提前赶来报道的并非某个外地院校的一线科研人员,而是长居北京的七、八十岁高龄的院士和各行业的领军人物。当那些院士办完入住手续准备用餐时,慕名而来的业界专家们早已揣着准备好的“悄悄话”,站在餐厅门口等候多时了。作为旁观者,我将整个幕后过程看得一目了然,那些第二天早上睡眼惺忪赶来报道还索要早餐票的人,鬼知道他们错过了什么。

很多人习惯把迟到看作是一种身份的象征,的确,董事长总是最后一个走进会议室,明星永远在为飞机晚点而道歉,但这不过表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这件事对他来说并不重要。没有人愿意错失一个上亿元的项目,也同样没有人愿意错过奥斯卡的红地毯,所以,如果你已经确定了聚会上的目标人物,就尽早出发吧。

问题三:聚会主人到底在搞什么鬼?

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我俩有一次去参加朋友的生日聚会。进了包房,大家都还没到,我便对着桌上的一大捧花打趣到:"你们可真行,大老爷们儿过生日还买什么花啊。"说罢绕到窗户旁边想看看外面的视野,却又意外地发现椅子背后藏着另外一个朋友。我刚想问问老公是不是给朋友策划了什么节目,他却扑通一声单膝跪在我面前。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次的主题不是生日,而是求婚。估计老公当时看到我白痴的表现,肠子都要悔青了吧。

很多冠冕堂皇的聚会都隐藏着一个不可言说的目的,上司邀请你共进晚餐,可能是想和你聊聊工作上的变动;闺蜜拉你去唱歌,说不定是给你物色了一个新的男朋友……很多时候,神经大条并不会阻碍事情的发展进程,但也绝不会给你带来任何机会。当我们能够发现聚会主人的真正动机并努力为他创造条件时,也就理所当然被划进了对方的白名单。所以,别光顾着和同事八卦美女上司的感情史了,赶紧想想身边有没有合适的高富帅,可以带到下次的生日趴上吧。

问题四:我准备好漂亮的开场白了吗?

——你是学什么的?

——学心理学,应用心理学。

——心理学?!那你知不知道我现在在想什么~

——你是什么专业的?

——图像处理。

——就是美图秀秀那个吧。

购物时说几句行话总能拿到更低的折扣,聚会时一个专业的开场白同样能吸引对方更多的注意力。每个行业都有各自关注的热点话题,询问业内人士、浏览行业新闻,都能帮你在陌生的领域迅速打开话题。《遇谁都能聊得开》的作者莉尔·朗兹曾坚持每星期买一本不同类型的杂志,这样的习惯最终给她带来了回报。通过《花卉和园艺》杂志中学到的行话,她不仅被潜在客户邀请到私人花园参观,更是顺利地将话题从植物转移到工作,成为了谈话的主导人。

我们都知道对待老板和客户要投其所好,却不知道哪个人将会成为我们的下一个老板和客户。最好的方法就是抱着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的琐碎,浏览新闻网站的不同版面、尽情享受每一次看似无用的闲谈,说不定下一次和贵人偶遇时,它就会成为你宝贵的谈资。

在人际交往中,每两个人之间都有一张无形的计分卡,彼此之间的分数越平衡,关系也就越持久。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无数个细节为自己加分,成为社交游戏中的一流玩家。当然,为了避免被某个无节操的朋友持续侵犯,我们也可以像大人物那样,在他越过底线的那一刻,毫不犹豫地拉黑他。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