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线程

2020-01-27  本文已影响0人  修塔寻千里

线程的实现

1、使用内核线程实现

内核线程(Kernel-Level Thread,KLT)就是直接由操作系统内核支持的线程,这种线程由内核来完成线程切换,内核通过操纵调度器对线程进行调度,并负责将线程的任务映射到各个处理器上。
程序一般不会直接使用内核线程,而是去使用内核线程提供的一种高级接口——轻量级进程,轻量级进程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讲的线程,由于每个轻量级进程都由一个内核线程支持,因此只有先支持内核线程,才能有轻量级进程。这种轻量级进程与内核线程之间1:1的关系成为一对一线程模型。
由于使用内核线程支持,每个轻量级进程都成为一个独立的调度单元,即使有一个轻量级进程在系统调用中阻塞了,也不会影响整个进程继续工作。但其局限性为:所有线程操作都需要进行系统调用,而系统调用的代价相对较高。

2、使用用户线程实现

广义上将,只要一个线程不是内核线程,就可以认为是用户线程。而狭义上的用户线程是指完全建立在用户空间的线程库上,系统内核不能感知线程存在的实现。使用用户线程的优势在于不需要系统内核的支援,劣势也在于没有系统内核的支援,所有的线程操作都需要用户程序自己处理。而使用用户线程实现的程序一般都会比较复杂,现在使用越来越少。

3、使用用户线程加轻量级进程混合实现

在这种混合实现下,既存在用户线程,也存在轻量级进程。用户线程还是完全建立在用户空间中,因此用户线程的创建、切换、析构等操作依然廉价,并且可以支持大规模的用户线程并发。而操作系统提供支持的轻量级进程则作为用户线程和内核线程之间的桥梁,这样可以使用内核提供的线程调度功能及处理器映射,并且用户线程的系统调用要通过轻量级进程来完成,大大降低了整个进程被完全阻塞的风险。

Java线程的实现

Java虚拟机规范中并没有限定Java线程需要使用哪种线程模型来实现,线程模型只对线程的并非规模和操作成本产生影响,对Java程序的编码和运行过程来说,这些差异都是透明的。

Java线程调度

线程调度是指系统为线程分配处理器使用权的过程。主要调度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协同式线程调度(Cooperative Threads-Scheduling)和抢占式线程调度(Preemptive Threads-Scheduling)。
协同式线程调度,线程的执行时间有线程本身来控制,线程把自己的工作执行完成之后,要主动通知系统切换到另外一个线程上。最大的好处是实现简单,坏处是:线程执行时间不可控。
抢占式线程调度,每个线程将由系统来分配时间,线程的切换不由线程本身决定。线程的执行时间是可控的,也不会有一个线程导致整个进程阻塞的问题。Java使用的线程调度方式就是抢占式线程调度。

状态转换

Java语言定义了5种线程状态,在任意一个时间点,一个线程只能有且只有其中一种状态,这5种状态分别如下:

参考资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