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以为常的逻辑

2018-12-14  本文已影响28人  林剑0731
与生俱来的判断

什么是逻辑?

       逻辑就是思维的规律,思考的脉络。就好比你从一个角度看问题,然后能够得出既有的结论,最后能通过证据证明你的结论,这就是逻辑。再比如说,饿了就要吃饭,这是一个常识,它会指导我们在饥饿时去吃饭。如果人饥饿但不去吃饭又会怎样呢?会饿死。我们思考问题,就是建立在这些常识的基础上进行的。

我们为什么要学逻辑?

       逻辑让思考更高效,更缜密。因为我们所有日常行事都基于思考,高效准确的思考,能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解决问题的效率;它也是我们获得新知的基石。我们都喜欢那些说话条理,逻辑严密的人,原因是它能让我们更明白,更透彻。所谓的说话有深度,也就是逻辑严丝合缝,同情共理。

逻辑的分类: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观察总结各种现象,得出结论。例如,亚洲的天鹅是白的,欧洲的天鹅是白的,美洲的天鹅也是白的,那么我们就能得出结论,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的。这其实就是归纳。当然,归纳法有其局限性,因为它没法穷举所有可能的情况。

       演绎:通过一层层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例如,著名的苏格拉底三段论:“所有的人都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也会死。”,这就是著名的演绎法。

如何启动逻辑思考?

       有两把逻辑尖刀,能让我们启动我们的逻辑思考:1、就是凡是有疑问的,多问几个为什么?2、当得知结论的时候,追加问“凭什么?”。如,为什么人类长的是现在这个样子?因为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为什么要自然选择?因为人类要从严酷的环境生存下来,就必须适应环境,所谓的自然选择那些能适应下来的人?那凭什么我们要长成现在这个样子?我们所有的样子,都是最省成本,最起作用的结果,每个器官在每个阶段,都有它应尽的使命和任务,而且是在这个环境下最适合的一种状态。等等……

在这里,要警惕问的方向,因为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为什么”都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那启动逻辑思考,就需要这么无休止的问下去吗?什么时候该停止?

       诚然,所有的问题都是无止境的,那么我们启动逻辑后,如何才能获得认知,停止追问呢?这里有三个标准供我们参照:

1)在这个节点我已经能抉择并找出答案了

2)很清楚这个节点的利弊(就是风险和好处)

3)我有能力承担这个风险(即最坏的情况)

只要有这三个基本的判断,就说明我们已获得逻辑认知,可以得出结论了。我们想事情就会比别人更通透些,自然比别人想的更明白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