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好像越来越难回答了
陌生的人相识的时候,总会接一句:“你是哪里人?”。当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各位的回答越来越复杂了。以前都说:"我是四川的"“俺是河南滴”“咱们是东北滴”。当在当下再次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人要开始比较麻烦的回答了:“我在北京长大,我爸爸是广东人,妈妈是江苏人,所以我算是半个南方人吧!”。整个中国的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辗转腾挪。当人们可以利用脚来选择自己的环境的时候,这个问题也会变得更加耐人询问。
我的一个朋友,她的父母是陕西人,后来分配到山西工作,她也就在那里长大。她说小的时候,在外同学们都说的一口流利的方言,她也跟着学,回家又被父母的陕西腔给带跑了。爸妈一直跟她说你是陕西人,可她从小也很少回陕西,直到上了大学,各个地域都有老乡会,可她仿佛又找不到归属了。后来别人有人问她你是哪里人,她就稀里糊涂的蒙混过关“Shan西人”,反正山西、陕西,听着也差不多,也不用再浪费口舌解释了。
人口的大迁徙给有的人带来了身份的烦恼,但同样一些人能从中找到新的归宿。特别是“深圳人”,我有好几个朋友都是在深圳长大,他们的父辈都从全国各地跑到深圳,有的父母就是在深圳才认识建立家庭,但是当你问他们你是哪里人的时候,他们都会回答:“我是深圳人”。强烈的自信心已经深入到地域的气质当中。甚至有的同学大学毕业之后,主动去深圳工作,见了面也自居为“深圳人”,蓬勃的城市发展给每个人带来了共鸣,“来了就是深圳人”的口号在几十年后成就了强大的自我认同。
一些城市地域的认同感是随着变化逐渐形成的,但也有一些地域是具有得天独厚的吸引力,比如说成都。自古以来就有“乐不思蜀”的美誉,巴适的生活,自在的心思,可口的美食,可爱的人儿,早就早就了一拨不可阻挡的吸引力。我的一个好友在西北长大,跑到成都上学,毕业后决心要留在那里,父母不是很同意,但是拗不过。现在父母帮孩子带小孩,跟到成都,每天打打麻将,吃吃火锅,大半年呆在成都不想回去。总有那么一个地方,成了我们“是哪里人”的借口,而当我们成为那里的人之后,借口就成了理由。
在00后眼中,哪里人这个问题也将变得越来越奇怪,我并不在乎你是哪里人,我也不会给你贴上哪里人的标签,每一个地域都会出现形形色色的人,没个地方都会有英雄,都会有贪官,都会有好吃的,也都会有美食。与其按照地域划分,还不如按照流量来区分,一种社会变革就可能从这简单而又独特的问题中进化而来。
“你是哪里人?”也会慢慢不那么重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