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打细算的才叫做生活
我今天穿了一条夏天的棉麻休闲裤,公司的保洁阿姨远远看到了就叫住我,并快速向我走过来问道“靓妹,你这条裤子看起来很舒服,在哪买的?多少钱?”
我低头一看,这条裤子是我产后上班时在拼多多上买的休闲裤,纯粹是图便宜,才19.9块钱。因为当时胖的确实找不到衣服了,就是搜了下肥婆裤,然后系统自动就弹出来我穿的这一条。那还是150斤,穿上去有点紧身,好在是弹性的。现在穿比较宽松,像休闲裤。我感觉十几块钱的裤子能穿这么久是真划算啊,胖瘦皆可穿。
阿姨听说了,叫我给她链接说也要买。她说夏天到了,她买便宜一点的裤子,穿一个夏天扔了也不可惜。我答应有空就把链接发给她,同时我觉得阿姨真是豪横啊,穿一个夏天就扔了。我这都穿了大半年了,觉得还能再穿一年。
有了孩子后夏天的衣服我基本都在拼多多上买了,主要是图便宜。单身的时候我还调侃朋友那么努力挣钱居然买拼多多9.9的衣服,朋友不好意思地说“老家收入1800,拼多多的便宜衣服还不能经常买呢。这就是没有钱的成年人的无奈。”没有想到打脸那么快,我也喜欢上了买便宜的衣服。所以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别把天聊死了,否则迟早会有打脸的一天的。
嫂子约我去逛街,说夏天要到了想买几件T恤。
我问她要买多少钱的,嫂子说起码也要几十块钱的吧。
“你钱真多,夏天一次性的短袖还买几十的!我都是买19.9的。”嫂子表示,她的短袖都是穿几年的,所以买好一点。
我则不一样,我夏天飙汗多,衣服穿没多久就发黄发黑所以不敢买贵的,短袖一般从9.9~49.9的都有。稍微贵一点的就是大牌的高仿,以假乱真那种。我去年买了一堆的19.9的短T,还是纯棉的,穿着舒服。但是运动的我基本上会到品牌的官网去买,上百的运动衣服或者裤子,虽然小贵但是透气性好,跑步还是很舒服的。
至于羽绒外套这种基本都是在唯品会买,主要是觉得大件的衣服可以穿很多年,性价比高,买好一点的比较划算。
以上的消费方式不管收入多少,主要还是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已婚妇女,要最大化地规划好手里的钱,不浪费,也不亏待自己。但是在给父母公婆买衣服的时候,不管什么季节的衣物我都会挑选贵一点的。主要是觉得他们辛苦了一辈子,是时候享受生活了,不能在他们身上节省。倒是我儿子的一些衣服、玩具我会在拼多多上买,孩子长得快买太贵的衣服没穿几天就穿不了了。有时候去逛街的时候看到实体店大甩卖,5块钱一件的衣服我也会给他多买几件不同的尺寸备着。衣服虽然便宜,但是质量是真好。
婆婆说我买太多了,浪费钱。还以为我买的衣服很贵,其实大部分都是便宜的。孩子刚出生前三个月的衣服我们是真不敢买便宜的,尤其是头一个月的,婆婆买得最多,都是上百块钱一小套。孩子现在都一岁了,那些衣服还很有才八九成新,有的都没穿过。婆婆舍不得扔,说都是钱。
后来孩子大一点了,我尝试在拼多多上给他买衣服,发现质量并不差还便宜,慢慢地大部分衣服都在上面买了,感觉是真香。孩子学走路了,他爸在网上买了2双鞋子都不合适。婆婆在市里的母婴店给娃买了2双,虽然只是几十块钱,但是质量还不错。第一次买鞋我觉得还是要在实体店买,试过之后才知道合不合适。
孩子是吞金兽,所以说嘛都讲究的话是真费钱啊。怪不得说养一个孩子不容易,如果吃喝拉撒玩教育等都讲究的话那确实是费钱。就比如纸尿裤,我一般买的是五羊、吉氏这两个牌子的,哪个品牌的活动力度大就买哪个,基本上7、8毛钱一片。国货也很香,我儿子用了完全没有不适的地方。就这我婆婆还经常为了省一片尿片舍不得给孩子换,总是等到鼓起来了才换。说了很多次没用,老人省习惯了。
我自我感觉很会过日子了,但是我还是经常被我妈说我花钱大手脚。尤其对我每个月上千元的回家路费,意见颇多。我妈和婆婆联系多,我婆婆也会觉得我经常回家有点费钱。不得不佩服我妈这点,连我婆婆都能被她说服。但是在我这里没用,我想做什么不是别人能左右的。
其实,我觉得过日子嘛就要张弛有道。哪方面该省,哪些该花,自己其实都清楚的。存钱的习惯和对钱的执念大部分来自于原生家庭,但现在我的价值观又来源于我自己独自生活这些年的经历,所以我不会框架在我妈的消费观里。用心生活,努力挣钱,让自己和家人不因为经济的拮据而对自己喜欢东西有所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