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书记的书单——《浮士德》

2022-05-10  本文已影响0人  书影小驿

歌德被称为德国文化中的圣人,他同时也是最早揭示和批判“现代性”的思想家之一,对黑格尔的哲学观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将浮士德称为”绝对哲学悲剧”。

尼采更是将其誉为永不过时的“经典作家”和突破了民族与时代限制的文化巨人“他属于一个更高的文学类别,比民族文学更高,因此,他也不属于一个民族”。

(歌德 Goethe) 

而《浮士德》可以说是歌德的集大成之作,从1773年开始,年仅24岁的歌德就开始构思浮士德的故事情节,直到1831年,浮士德定稿,次年(1832年)歌德离世。

浮士德精神和堂吉诃德精神,哈姆雷特精神被欧洲学界尊誉为欧洲三大精神之一,浮士德不是某一类人,而是人类本身。他所表达的,是人类由肉体到精神的永无餍足探求的精神。

这本书,同时也是总书记年轻时的枕边读物。

2.浮士德一生经历了五个悲剧

 浮士德人生先后经历的五个悲剧:知识、爱情、权力、美、理想

1.知识的悲剧

令世人景仰的学者浮士德(德语中意为受偏爱的人),他孜孜不倦,对中世纪的各种知识“全都进行过彻底钻研”后,当他回顾他的一生时,发现他对世界的本质其实并没有任何认知,作为一个人,他根本没有体会到生活的乐趣。

因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和绝望之中,他将中世纪的一切信条和道德都否定了,当他准备喝下毒药自我了结时,魔鬼梅菲斯特(在德语中意为否定光明)出现了,他诱惑浮士德,承诺让他重新感受到世间的美好和生活的希望,满足他的任何愿望,条件是在浮士德如果有一刻沉溺于现在,说出“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就要在死后要将灵魂交付于他,绝望的浮士德决定与梅菲斯特订立盟约。

2.爱的悲剧

在“魔女的丹房”里喝下汤药以后,浮士德重返青春,他感受到了年轻身躯中无尽的能量和激情,他爱上了一个少女葛瑞琛,并在梅菲斯特的帮助下成功抱得美人归,不久,葛瑞琛就怀了孕,葛瑞琛的哥哥气不过,找来浮士德决斗,却被浮士德所杀,临死之前,他痛斥妹妹的淫乱行为,葛瑞琛也由于杀婴被关进了监狱,而此时的浮士德并不知情,他在梅菲斯特的带领下参加魔女的狂欢,当他知情匆忙赶往监狱后,葛瑞琛却认清了梅菲斯特的魔鬼面貌,痛斥,宁愿死也不和他离开。

3.权力的悲剧

伤心的浮士德离开这个地方,在一个春日的早晨浮士德醒来,身边围绕着一圈小精灵,他们在他的头顶上洒下忘川(希腊神话的冥河)之露,使他忘却了关于葛瑞琛的悲剧和对她的愧疚,浮士德在魔鬼梅菲斯特的帮助下以大法师的身份进入的德国皇帝的行宫,并通过发明纸币暂时解决了帝国糟糕的财政困难,并成为皇宫中的宠臣,皇帝十分渴望见到古希腊传说中的人类原型海伦和帕里斯,浮士德也经由梅菲斯特的指点做到了,而当浮士德见到海伦的阴魂后,立马为其倾倒,并引发了一次爆炸事故,昏死了过去。

4.美的悲剧

浮士德迟迟无法苏醒,无奈之下,梅菲斯特带着他飞回了古希腊,说来也奇怪,一踏上古希腊的土地,浮士德就醒了,经过一番周折,浮士德如愿寻得海伦并与之结合,生子欧福里翁(象征诗并借以影射拜伦),而天赋极高又有着万千宠爱的欧福里翁以为自己可以在高空飞翔,从高楼上跳下,摔死,海伦也痛苦不堪,拥抱浮士德后,随着儿子的亡灵回到了冥界,衣服幻成为的云朵将浮士德送回了故乡。

5.理想的悲剧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回到了皇帝身边。此时的帝国正因为货币的超发而正处于焦灼的战争,在梅菲斯特请来的助手的帮助下,皇帝一方取得了胜利,击溃了叛军。浮士德要求得到一片帝国的海滩作为赏酬,并在这里围海造地,建立自己理想的城邦,在无数人夜以继日的劳动和梅菲斯特的帮助下,城邦完成了,而此时的浮士德也已经一百岁高龄,双目失明,梅菲斯特认定他已是垂垂暮年了,召来一帮小鬼掘墓,而浮士德却将挖他坟墓的铲声误以为是工人在施工,建设新的家园。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赞美道: 

“我愿意看到人群辐辏,

在自由的土地上享受自由,

到这个时刻我就要说了

“你是真美呀,请稍稍停留!”

说完便倒地死去了,梅菲斯特自认赢得了赌约,打开地狱之门,想将浮士德的灵魂带向地狱,但此时,天使从天而降,撒下片片玫瑰,恶鬼一碰到玫瑰就尖叫着向后退去,天使们最终将浮士德的灵魂带上了天堂。浮士德自死都在憧憬着未来,他的赞美是对未来所发出的而不是对现在的满足,所以,最终还是浮士德赢了跟梅菲斯特的赌局。

03 浮士德和梅菲斯特

如果说浮士德代表有限之生求无限之知的献身精神,他的一生都在奋斗与进取中度过,他歌颂道: 

愚人才目光向彼岸闪烁,

想象着有同类住在天国;

有为者岿然看定四周,

这世界对他几曾沉默!

他何须去到永恒中漫步!

认识到了的就径直抓住。

他只踏住这一世光阴,

任魔怪现形,我行我素。

前进中会有苦乐悲欢,

他任何时候也不满足。

而在浮士德身上亦即在人类身上,始终有两个灵魂在斗争——可以说,梅菲斯特就在浮士德身上,浮士德和梅菲斯特的契约并不是灵魂和物质利益的简单交换,而是人类不断进取奋发精神向以梅菲斯特为代表的怀疑与否定的挑战。

梅菲斯特没办法用一般意义的所谓坏人来定义。他冷静、深沉、诙谐、机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远比浮士德深刻,他所代表的是整个世界的运行规律:变化,但他也在这种变化中丧失了自我,只知道一味否定。

与始终热爱着世界,怀抱着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浮士德不同,梅菲斯特从来不带任何责任感,唯一考虑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不屑地说道:

我是永在否定的精灵!

一切事物只要它生成

理所当然就都要毁灭,

所以还不如无所发生。

完全抛弃了社会责任感,一切以利己为终极目的

这也正是人类身上存在的两个面向,浮士德身上那种强大的理想主义的信念所赋予的执行力,他所拥有的是绝对肯定,积极的“行”,但如果推向极致,会使人循规蹈矩,庸庸碌碌,而梅菲斯特所持有的否定,消极的“不行”如果推到头则是极致的虚无主义,只知道一味否定,取消一切可能性,最终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了

而正是这种否定性和肯定性斗争始终贯穿着一股躁动不安的向绝对真理追根究底的精神力量,不断抵抗着我们走向满足、怠惰和堕落的精神诱惑,保持着自我。

我们在对生活进行否定的同时,又需要在更高的层面上进行建设和肯定;对已经在更高层面上进行建设和肯定的时候,再次进行否定,使之飞跃到另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如此往复前进,才使得历史成为螺旋状的发展趋势。

不敢对生活进行否定,也就不敢对自己进行否定;不善于否定自己,也就不可能肯定自己,不可能确立自身的价值。

于是,我们也理解了为什么黑格尔将《浮士德》称为绝对哲学悲剧,在《浮士德》中充满了无处不在的辩证法。

写在最后

人类一直是在发展的,而这种发展所携带的混乱和错误又让我们显得疲惫不堪,那么,人类有可能摆脱这种发展的盲目性,一直前进在正确的轨道上吗?

或许,最后,浮士德的失明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们既是清醒的,又是盲目的,所以当浮士德双目失明后,他非但没有惊慌,反而认清了现实的方向,变得更为坚定了,而在这个路途中,失败和混乱是必然的产物,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少犯一点错罢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