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改公费,让师范生更有荣誉感
2018-08-14 本文已影响0人
薛文俊
教育部自200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免费师范生教育,对基层教师队伍建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7年,已累计招收免费师范生10.1万人,在校就读3.1万人,毕业履约7万人,其中90%到中西部省份中小学任教,许多中西部地区中小学实现了接收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高校毕业生“零的突破”。
免费师范教育,在更多人的眼中可能理解为“帮困”,是贫困学生和农村学生改变命运的一个最适当不过的选择。而对于一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学生和城市家庭学生或许会遭到别人异样的眼光。这样的反映给免费师范生的培养和就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日前,教育部印发《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从“免”费到“公”费,一字之变却意义重大,标志着我国师范生“免费教育”升级为“公费教育”。
公费师范生是免费师范生的升级版,公费师范生政策在招生录取、人才培养、就业履约、职业发展等方面加以完善和管理,吸引更多的优秀学生报考师范,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推动教师队伍的稳定发展。
“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虽然只是名字的小小改变,在老百姓看来,不用自己出学杂费而且毕业还安排工作,这是最好的选择。虽然只是名字的小小改变,但却彰显了国家对师范生的重视、选拔和培养,一字的改动,但是让人觉得舒心很多,给公费师范生一种尊严感和荣誉感。
不管是免费师范生还是公费师范生,关键是教师的地位、待遇是否有足够的吸引力,使得更多的优秀人才愿意从事教育,扎根教育,长期从教、终身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