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香瓜田心理人民广场

读东野圭吾精彩作品有感

2023-05-16  本文已影响0人  舞梦炎

记得第一次读东野圭吾的书是在高中,那时第一本读的是《犯罪嫌疑人X的献身》。

记得那是第一次读这总类型的书,记得那时是第一次读此类型的书。在书的最后才解开谜底,而且似乎有伏笔,合情合理却没猜到,而且久久不能平静,一直在思考究竟是哪儿出了问题,似乎没有谁对谁错,那么焦点又聚向了法律上。如果是我,该如何判定这起案件。

如果暂且抛开法律,我又该如何判定他们之前的事。甚至剧情都记不太清了,仍还在体会着这种故事带给我的情感体会,与对事情明确判断深究。

我开始喜欢上了这种类型的故事,慢慢的第二本《彷徨之刃》,看了简介便买了下来。果然,还是这种类型的书。从此便读了很多此类型的书,有刻意的去搜寻了解此类的书,距今已有九年了。

从东野圭吾,到《十宗罪》系列,到周浩晖的《死亡通知单》、《暗黑者》(《死亡通知单》有我喜欢的推理侦探故事,又有心理学里的催眠作案,都是我当时所喜欢的元素)系列,再到向林的《独白者》,到秦明的《法医秦明》,我已从高中初始到大学结束,当然这期间也看了很多其他类型的事。记得复读时还有一本是叫《催眠游戏》,作者是尹健翔。还有读了高铭的《催眠师手记》。

记得这种类型的书,每找到一本,都很快便看完了,回味思考着书里所体现的情感,甚至很多剧情都记不起来了。

在思索着犯罪人的动机与其情感,还有其生活环境,还有最后的审判,即如果是法官该如何处理这起案件。

记得在复读的寒假四十天里,除了学习便是读课外书了,读完了十本书,其中就有那本厚厚的东野圭吾的《放学后》,印象较为深刻。平时复读时,每天晚上抽出一点零星时间来看书,现在假期有了更多时间来看书。后来大致一算,读了东野圭吾的书超过了二十本。后来也看了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无人生还》。

现在回想起来,觉得那段时光的我真是另自己佩服,从不愿学习到对学习认真,也非常感谢当时的高中班主任。

后来生活起伏变化,见识了更宽广性一些的世界,性格略有所改变,可依然读书,只要一有空余时间。读《秘密》系列时除外,那时似乎停滞了一段时间,为后面的成长做铺垫。读书的风格也在渐渐变化。

还涉及到一种类型的书,志怪类型的书,像《聊斋志异》那般。感觉与东野圭吾类型的书也稍有些相似,都有那浓厚的情感。

例如,当时大学期间还看了桐木的《中国异闻录》,看的也是如刚接触东野圭吾那般,停不下来。还有金子息的《食梦先生》。后来还有日本作家梦枕貘的《阴阳师》,天下霸唱的《鬼吹灯》等。

读多了,想象自己是位公正的判官,有能力判好所有的案件……

接下来的日子里,继续努力,生活在前行,读书的风格仍在变化。

珍惜遇到的喜欢的书籍,心怀感恩,也许在某一天逛书店与图书馆时,还会遇到其他类型的心仪的书籍。

作者:舞梦炎

二零二三年五月十七日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