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请和我一起滚烫
【九洲诗词】
四位简友的诗歌,点击原文标题阅读
原文:《六月诗歌》
作者:瘦桶
读着这些自言自语,像梦呓一般的语言,无论你刚才如何欢喜,心情如何愉悦,此刻可能也会安静下来,被一些不知名的情感刺疼。
一直在思考一个关于生命的问题:我们来到这世上到底是受罪来的还是享受生活来的?
关于这一点从来没有想通透其中的要义。水深火热中痛苦的人也会有大片的快乐时光,也会被生活中的一些温柔所安慰。快乐的人也会有苦楚的遭遇,被生活的烦恼所遮蔽。
那活着到底是为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注定在快乐和苦楚交叉之间过完这一生。到最后也不会明白活着要什么?死后去哪里?
能看到作者的这些文字是来自生命中真实的经历和体验。
面对生活的冷暖酸楚和生命的生老病死,我们做不了太多,大多情况下改变不了现实。
乌鸦看到了南国人,写出了社会层级深切的存在,这个世界努力在变得公平,然而永远不会有绝对的公平。
一个诗人写了活着的孤独、不被理解与绝望。人世间,有一些人在艳阳高照的午后悠闲嬉笑的时候,永远有一些人在荒原的沼泽里浸泡。
看多了生活的复杂多面,面对人群中一个乞讨的孤儿,他所拥有的不染一丝尘埃的灵魂,也正是很多人没有的,羡慕的,这世上的幸与不幸充满矛盾与辩证。
年轻的病人,从护士、隔壁病人家属两个角度切入,可以看作从一个上帝视角的描述。痛苦、孤独、冷暖在一个容器中上下翻腾,最终融合......
有些诗歌适合一次性阅读,再读第二遍,迎面而来的一些东西会让你对这个世界充满不确定。这并不是作品出现问题,恰是好的作品,会让生命承载过多的重量。
于作者而言也是如此,只有衷心的祝福和豁然对待。
原文:《红色》
作者:从超
建党百年,举国同庆。自然也少不了诗人们在这股浪潮中的身影和发音。
近些天读了不少应时的红色诗歌,大家内心的真情洋溢在各自的文字中间,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红色祖国的热爱。
另一方面回到诗歌本身,这样题材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这种热爱是跨时代的大爱,与平日间从个人生活角度出发溢出的情感不同,少了细腻,多了一份开阔。
驾驭这种情感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苍白的抒情。
读完这首作品,我认为作者在创作时还是有多方面审视的,尤其字里行间有一股理性的收拢,让诗歌变得稳重睿智了许多。
开头讲自己是红色的一份子,和每天的太阳一起升起。这样的开篇为全诗语言奠定了厚重而不虚空的基调。
后面通过对党旗色彩、构成元素(镰刀、锤子)的分割诠释,表达出了自己真诚的热爱。
海棠花与春天的譬喻将创作的艺术氛围进行了恰当拉升,构思缜密而巧妙。
作者:七乡师者普利辉
我觉得你的“犬子”有写诗的天分。
他能从闪电这个具体的点上出发,延伸出不同的三部分认知,并且这三部分之间还有深刻的关联,这就已具备诗歌创作的灵感因子和分析生活的逻辑能力,也有对语言的构建信心。
我冒昧解读一下。
选取闪电这个本体,是灵感的拥有和体现。闪电是一瞬间的,关乎天地人三体,看似短暂的一个自然现象,诗意的延伸空间却是非常宽广的。
他分了三个篇章,纯洁、罪恶、闪电之后。我解读为这是通过闪电这面瞬间的镜子,映照人性的三个面。
纯洁写的是人性的善和爱。这里的闪电是一瞬间生出的不好的念头,看在眼里,善良的心能够瞬间分辨出这是什么,这是善良的惯性所导致。后面则把对以前不理解父亲的歉意,通过闪电式的记忆表达出来。
罪恶写的是相对于纯洁的对立面。人们生活在掩耳盗铃的丑陋现实中,明知是恶而不能拒绝和反抗,而是顺从或者逃避,视若无睹,事后空余内心残存的一丝良知的拷问。
闪电之后更加贴近现实,是对现实真实的揭露。恶的继续恶着,善的选择继续善。在混沌的生活中,很多人渐渐活成了自己最不喜欢的那一类人,可怜且荒诞。
原文:《请和我一起滚烫》
作者:月色一如洗
诗歌是能让人热血沸腾的。无论是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搭上诗歌的小舟,总能去到梦想的乌托邦。
对我们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在农村的这一代人而言,某种程度上,童年记忆要厚重、丰富于目前的孩子们。
我们经历了新中国从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实现小康社会最重要的这一段路程。粮食的生长与丰收给我们留下了如麦穗般沉甸甸的金色记忆,珍贵而厚重。
五月的北方平原上,当麦穗再次迎来丰收的前奏,一段美好的时光、风光出现在作者文字里。
隔着手机屏幕,我们仿佛又闻到了丰收季节里浓浓的麦香,听到收获季节里镰刀的铿锵之声,看到热烈的阳光下滚烫的麦浪。
不论现在的你过得光鲜或者狼狈,在这个季节里,都可以回到北方,那里的五月承载着安慰与富足。
读完这首诗歌能体会到,作者在语感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大。
文字上比较洗练,没有过多的无所谓修饰词。从北方同一纬度的朋友到众兄弟们,再到不同纬度上的众兄弟,这是情感递进的框架和方向,在重复性的强调中,展现作者自己的呼唤和热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