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一般人群研究中||066号专题收稿读书儒释道传统文化

读书‖《论语》35:欲仁,仁至

2023-05-14  本文已影响0人  九慕望舒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离我们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既然天性里有爱、善、仁,是后天的激发,不是创造,也不是培养。

仁,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认识的基础,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觉,要经过不懈的努力,就能达到仁。

孔子强调了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主观能动性,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日常行为也是修行修心,只要自然而然地展现人性中的“仁”,仁已至。

外界环境是我们的修炼场,主观要达到目标,克服一切障碍,拒绝物质的诱惑、贪欲,保持内心的纯净与自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