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读书感悟2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一位智者交流,认知会从此得到很大提升,进而带来行为的改变”,这是我一直秉承的读书理念。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美国作家:卡罗尔·德韦克的作品《终身成长》的一个章节。

阅读内容:第287-309页,第八章的《改变孩子的思维模式》~《前方的道路》(全书完)
阅读主题:内心活动从评判式到成长型的转变(2)
三个问题
1、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如何摆脱“减肥魔咒”?
无论是减肥魔咒、早起魔咒还是控制愤怒魔咒,其实都可以划归为同一类:单纯依靠意志力,去做事情。
但是,如果不加以管理和辅助的话,意志力很容易就会耗尽,结果只能是三分钟热度,半途而废,甚至为自己打上loser的标签,接受现实,从此自暴自弃。
然而,若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考虑减肥或者控制怒气的问题,情况将会大为不同。成长型思维模式意识到,想要成功改变,不能单靠意志力,还必须学习一些策略,并把它们贯穿于目标实现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这样做?
因为意志力是可以耗尽的,但改变是持续发生的。
成长型思维模式者的成功秘诀就在此处,他们不会仅凭一腔热情立下誓愿,然后什么也不做,等待奇迹发生。
或者说只是取得一些小小的成果,就洋洋得意,马放南山。他们会积极考虑如何才能长期保持干劲,要养成那些习惯才能继续保持成功。
当然,成长型思维模式者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也会遇到挫折,这是在所难免的,重要的是他们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问自己:
我能从挫折中学到什么呢?
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做呢?
要保持不断成长,我还要做些什么呢?
为了做到这些,我是否制定了新的计划?
我将在何时、何地、用什么方式实行我的新计划?
不管你经历了什么,感觉多么差 ,都要向这样去提问,去行动,你就可以成为决定自己未来方向的人。
2、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采取一点建议就能完成的,而是意味着用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
若要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首先父母要开始用成长型思维模式看待问题,从评判与被评判的关系转变为学习与帮助学习的关系。
孩子的成长和父母的成长都需要足够的时间、努力与相互支持。没有事情是一蹴而就的,正如没有一夜成名那样,百炼才能成钢。
所以,帮助孩子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关键有两点:
1、父母看待问题方式的转变
2、长时间的努力和相互支持
3、通往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旅程分为哪几步?
正如上面所提到的,所有事情的最终成功,离不开持续的努力,不懈的坚持,成长当然也不例外,思维模式的转变更是如此。它不可能瞬间发生改变,需要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首先,学会接受,接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存在,而不是极端地天天想着如何消灭它,无谓地消耗自己的精力。
其次,仔细观察,明确是什么激发了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那个固定型思维模式的人格什么时候会回来,以便做好与之博弈的准备。
然后,人格命名,为自己的固定型思维模式人格起个名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成为TA。
尤其是当TA在我耳边不断嘀咕:放弃吧,别努力了,你天生就不是这块料!这个时候,如果把我的固定型思维模式想象成一个懒惰、无能、坐在我大脑角落的笨蛋,这会有助于我和TA做斗争。
最后一步是教育,当你知晓了固定型思维模式的诱因,以及可能对你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接下来还需要做的就是教育TA,驯化TA,让TA和你一起走过这段思维转变的旅程。
书中金句:
1、与其说服他放弃固定型思维模式,不如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氛围。
2、家长要学会将自身的需要和希望与孩子的分割开来。
3、意志力不是你要么有要么没有的一样东西,它也需要帮助。
4、思维模式的转变不是采取一点建议就能完成的,而是意味着用全新的方式看待问题。
5、如果你遇到了困哪,就去试试成长型思维模式,它会一直在那里等着你,为你展示通往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