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摘抄 ||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2024-02-12  本文已影响0人  九轩

教育学家陶行知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他抱着一只鸡来到武汉大学讲堂,然后摁着鸡脑袋让它去吃地上的米。

鸡一直在抗争,死活不吃。

可当陶行知把手松开以后,那只鸡自觉地就去吃米了。

随后,陶行知对着大家娓娓说道:

教育就像喂鸡一样,强迫孩子去学习,把知识硬灌给孩子,他是不情愿学的。

但如果让孩子自由地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效果一定好得多。

一个家庭使足了力气希望改变孩子,那就是一个蒙昧的家庭。

真正觉醒的家庭,是父母不要停止和放弃成长,孩子其实也跟着一起优秀。

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响着孩子,甚至决定孩子的一生。

父母想要纠正孩子身上的坏习惯,最有效的方式不是说教,而是不断完善自己。

一位老师总结:如果你家孩子没有动力,那么你就自己上,比什么都好使。

主持人杨澜也说:

别把劲儿都使在孩子身上,如果你自己充实快乐、有责任感、有情绪管理能力,孩子会模仿你的。

教育从来不是要求,而是影响。

如果你发现教育孩子很难很累,孩子也没有变成自己期待的样子,不妨收回一直放在孩子身上的目光,先做好自己。

教育孩子的同时,不要忘了自我成长,成为孩子可追随、值得效仿的好榜样,这才是教育最好的样子。

2.

教育孩子,其实就是一场自我修行,父母做好了,孩子自然也不会差。

最好的家庭教育莫过于:父母越上进,孩子越优秀。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优秀,先得严于律己。

比起在孩子后面不断鞭策、催促,父母更应该做的是,走在孩子前面,挺直腰杆,树立榜样。

因为孩子最有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现在的你。

3.

在网上看到一个段子,说许仙和白素贞大概是最幸福的父母。

孩子一出生,一个出家,一个进塔,不用管孩子,不用辅导作业,再见孩子时已经成了状元。

可我们普通家长没有那千年的道行,只能在教育孩子这条任重道远的路上坚持、坚持、再坚持。

最高级的家庭教育,不是给孩子买学区房,而是家长从自己做起。

孩子的种种行为,都是模仿父母而成。

父母想向孩子提出什么要求,首先向自己提要求,只有自己做得好才能让孩子学得好。

杨绛先生也说过:榜样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曾经说过:

教育之道无他,唯爱与榜样而已。

真正的教育,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段春风化雨的过程。

走在前面的父母,只要自己努力进取、一言一行大方得当、积极乐观过好每一天,你的孩子自会随行。

4.

教育家克鲁普斯卡亚说过:

“对双亲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

如果家庭教育是树根,孩子则是树上的果实。

假如根基不厚,没有足够的养分,却期盼树干茁壮、硕果累累,这很不现实。

育子先育己。

你往高处飞,孩子也紧随其后。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