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丰的皮影戏,戏里看人生
2016-11-28 本文已影响25人
9c3d436843ba
历史发展
皮影戏是中国民间古老的传统艺术,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
经典剧目
《三十六变》,《火焰山》,《罗衫记》, 《杜十娘》,《金钗记》 ,《桃花过渡》,《张碧英》,《石猴出世》
艺术特色
白字曲,以福佬方言(属闽南语系)演唱,唱腔结构为曲牌连缀体,常常运用滚唱、滚白。唱腔中也有一些民歌小调,但其主体是正字戏大板曲的“易语而歌”。它行腔高亢,具有一唱众和的特点。
影人、影景以牛皮(也曾用猪皮)制作,制作方法也与北方的雕镂有别。它是錾刀、雕刀并用,是先用錾刀早凿出轮廓,后用雕刀修饰。精雕细刻,工巧雅致。
地位价值
广东省汕尾市陆丰皮影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中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汕尾皮影的惟一遗存,汕尾市陆丰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陆丰皮影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化传承
汕尾市陆丰皮影剧团是广东省惟一的专业皮影剧团。学习研究皮影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仅有一些老艺术家坚持奋斗在皮影表演,研究的前线。陆丰皮影艺术的传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努力发掘培养皮影人才是皮影剧团的首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