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祈祷、爱 vs 毒瘾、问神、怒
一、
作为历史的过客,就象过去了风暴,过去了劫火,过去了兵灾,过去了瘟疫,罗马就这样也过去了尼禄……但离坎培那门不远处,座落着一座小小的教堂,直至今日,它兀然犹存,而在那上面镌刻着的,模模糊糊的仍留有如下的字迹:“Quo Vadis,Domine?(主呀,君往何方?)”
显克微支《君往何方》
波兰作家显克微支在195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历史小说《君往何方》的故事背景是尼禄统治时期的罗马,当时,基督教是非主流宗教,基督教徒受到了暴君尼禄的残酷迫害。路在何方,去向何处?是基督教徒心中的疑问。20世纪初,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境内信仰基督教的亚美尼亚人的迫害,也让很多亚美尼亚基督徒心生去向何处的困惑。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男孩Elias随家人从土耳其迁徙到叙利亚。
公元前500多年,波斯帝国国王居鲁士将叙利亚纳入了自己的版图。随着波斯帝国在与希腊的交锋中趋于下风,叙利亚落入了希腊之手。而后,叙利亚成为了罗马的一个行省。美国人非常喜欢用罗马来类比美国,曾看到有美国作家用罗马政治家克拉苏来类比美国总统特朗普,他们都崛起于房地产行业。克拉苏非常有经济头脑,经营战略剑走偏锋,他当年成立了一只消防队,提供灭火的前提就是房东允诺低价出售着火的房屋,克拉苏借此低成本积累了大量优质地皮。克拉苏就曾经在今天的叙利亚做官,这里是罗马对抗波斯的前哨,克拉苏最终在与波斯人的对战中丧命,身首分离。在罗马分裂成东西罗马帝国以后,叙利亚依然是东罗马帝国的重镇,彼时,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境内已经被广泛接受。叙利亚城市阿勒颇附近有圣西蒙教堂的遗址(Church of Saint Simeon Stylites),圣西蒙教堂是存世的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可惜教堂遗址在2017年毁于恐怖分子之手。
然而,随着东罗马帝国进一步的没落,叙利亚被纳入了伊斯兰帝国的版图,伊斯兰教在叙利亚崛起。一战后英法两国瓜分叙利亚,渗透的西方势力让两种一神论宗教暂时处于相安无事的状态。二战赢得独立后,伊斯兰教作为叙利亚国内主流宗教的地位更加巩固。
战火中,基督教家庭出身的男孩Elias已经成长为能说七门语言的商人,乱世出巨贾,他在危险与机会之间辗转腾挪积累了许多财富。二战以后叙利亚与苏联交好,在老大哥的推波助澜下叙利亚国内的不同政治派系互有攻防,商人感到自己的不合时宜与力不从心,在叙利亚与以色列1967年爆发六日战争的第二年,商人与妻子带着四个孩子举家移民美国。
二、
人的失格。我已完全不再是人了。
太宰治《人间失格》
2013年商人Elias最小的女儿Rayya Elias出版了自传,讲述父亲家族为了逃避土耳其对亚美尼亚基督徒的迫害前往叙利亚,在父亲成为家族的中坚以后,又带着信仰基督教的一家离开伊斯兰教愈加昌盛的叙利亚前往美国。然而美国也不是传说中应许之地,为了生计,女孩的父亲从高朋满座、挥金如土的中东巨富成为了营营役役的看门人。初到美国时,女孩正值八岁,不会英文,无论是之后的求学还是求职生涯,都经历着巨大的文化冲撞,她在这种文化冲撞中破碎,又尝试着自我重组。Harley Loco是女孩自传的书名,也是她曾经的难友给她取得绰号。女孩曾经因为贩毒被捕,在等待判决期间,她穿着一双哈雷(Harley-Davidson)的靴子,于是她的狱友便给她取了Harley Loco的绰号。
吸毒,贩毒,坐牢,无家可归,这些便是Harley Loco这本自传的主题。日本作家太宰治曾在自传体小说《人间失格》中袒露自己沉迷毒品,个人生活混乱,不断自我伤害、自我挞伐、自我放逐,终于丧失为人的资格,而太宰治也在《人间失格》出版的同年自杀身亡。Rayya Elias也在书中讲了一个人间失格的故事,幸运的是这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在美发手艺与摇滚乐中,她将曾经混乱的生活规整,逐步重新获得为人的资格。Rayya Elias的美发手艺手艺很好,回头客也很多,2000年她为声名鹊起的作家Elizabeth Gilbert提供了美发服务,顺利将后者发展成自己的长线顾客,两人在现实生活中也成了好友。Rayya Elias在2013年出版的自传上的引言正是出自Elizabeth Gilbert之手,2013年距Elizabeth Gilbert出版自传《Eat,Pray,Love》已经过去七年。《Eat,Pray,Love》曾盘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榜长达四年,2010年茱莉亚罗伯茨主演、根据这本自传改编的的同名电影上映。
三、
奥古斯都陵墓经历沧桑,被用于各种用途,被烧毁、被洗劫,但依然屹立不倒。奥古斯都遗址让我明白,即使在永恒之城罗马,也要去面对永恒的改变。
Elizabeth Gilbert《Eat,Pray,Love》
《Eat,Pray,Love》这本书中译本的官方名字是《一辈子做女孩》,远不如网友翻译的《饭祷爱》贴切。《饭祷爱》这本书的结构非常巧妙,受108颗佛珠的启发,作者在书里讲了108个故事,这108个故事分为三大板块,分别对应作者在婚姻破裂后去意大利寻觅美食,在印度体验佛教,在印度尼西亚收获与一名巴西商人的缘分。两人在2007年结婚。
Elizabeth Gilbert在传记中说虽然自己出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但是不能完全接受基督教的一元神论,所以她认为自己并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基督徒,对于像佛教这样不同的宗教体验也保持开放的态度。正是这种开放态度让她坦然面对生活的变化。
2016年Elizabeth Gilbert宣布与巴西籍丈夫离婚,与自己的好友Rayya Elias正式交往,此前友人被确诊胰腺癌与肝癌,逐渐迫近又注定的死亡让Elizabeth Gilbert真正明白自己的心意所在。2018年1月上旬,Elizabeth Gilbert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一封情深意切的讣告,宣布Rayya Elias过世。
作为一名在穆斯林国度出生的基督徒,Rayya Elias经历了叙利亚国内政治势力的博弈,经历了叙利亚国内宗教势力的消长,经历了美国这个文化熔炉对自己的熔炼,经历了毒瘾的摆布,经历了自我寻找,经历了爱的后天习得,经历了多端变迁,归于安静。死神永生,生命万岁。正是因为死神的恒久窥伺,失格的生命才会发力,乘生命气息逗留,试图写下不俗的一笔。
https://sarahabed.com/2017/02/22/ruins-of-st-simeon-the-stylite-aleppo-syria-destroyed-by-daesh-2016/
圣西蒙教堂遗址被毁的报道
http://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harley-loco-20130518-2jszn.html
http://www.smh.com.au/entertainment/books/opposites-attract-20150209-13a0c8.html
对Rayya Elias自传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