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保险百科

家庭购置保险的正确步骤

2017-08-28  本文已影响30人  3c7bf85d6907

一个家庭在构建之初,考虑的无非是两件事情:买房置业建立家庭保障体系。而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优先开始第一种,然后在经济状况稳定、生活水平提升或者有了宝宝之后,保险才逐渐进入我们考虑的范围。这个统计并不是我凭空猜的,而是根据我们现有客户的统计,通常都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客户会主动找到希望为家庭构建保障体系。

其实这样的做法,可以理解但不推荐。为什么不推荐?大家可以先了解一下,正确的理财模型是怎样的:

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家庭来说,我们首先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转嫁风险

其实很好理解,在没有打好地基的情况下,所有上层建筑都是不稳定的。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512汶川地震,发生地震的时候是中午,我当时正在卫生间扎头发,准备去上学。我的妈妈和外婆在房间里休息。这里要提一下,我们家是在中原地区,实际上离震中有好几百公里,但是因为住在高层20楼,震感还是相当强烈。当时的情境我现在依然记忆犹新:鱼缸里的水晃出半缸,餐桌上的罐头全部被甩到地下打碎了。我妈妈和姥姥在另外一个卫生间一直喊我的名字,但是我却害怕到发不出声音。

说这个故事是因为在那天之后,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地基扎的稳的房子都是好房子。每次回忆起这段经历,我都特别感谢当时建造这个复杂的高层住宅楼时,没有偷工减料的工人师傅们。同样的道理,家庭经济的基础要率先打好,才能保证未来挣到的每一笔钱,都是你自己的钱,而不是付给医院和医生的钱。

同样的,运用理财金字塔的概念,我们可以延伸出保险金字塔

C——重疾保障;A——意外保障;L——人寿保障;M——医疗保障;E——教育储蓄;R——养老保障

家庭保险配置第一步:重疾保障

家庭保障应从成人父母的重疾险开始。原因很简单,首先重大疾病是一个家庭最不可控、风险系数也最大的一项。钱没了可以再赚,健康没了就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对于一个家庭来讲,成人父母不仅是整个家庭的核心,更是全部的经济来源,一旦成年父母罹患重疾,拿什么来保障孩子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水平呢?

重疾险最初的设计理念,也是与医疗险最大的不同在于,重疾险是为补偿一个人在罹患重疾时所损失的直接或间接收入而存在(如下图)。它可以理解为是一个人/家庭的降落伞,当出现意外和不幸时,能及时打开,输入一笔充足的现金流,解决燃眉之急,除了弥补巨额医药费外,可以保障家庭在未来的几年中的生活质量和孩子的教育水平不至于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通常建议客户在选择重疾险保额的时候,选择5倍的年收入较为合理。这是因为根据医学统计,一个人罹患重疾之后,需要3-5年康复疗养的时间,以恢复到疾病前的身体状况。通常在企业工作的朋友,收入来源基本会被完全切断,而伴侣因为要照顾病人,身上的担子加重,收入也很有可能折半,甚至全无。更严重的是,如果家庭积蓄不足,还要面临变卖家产、欠债还钱的尴尬局面。

这就是一个“倒三角”的理财模型最常出现的状况。这样的事例其实并不少见,朋友圈里三天两头看到的“xx筹”,都是因为风险管理不足或欠佳造成的。

在预算足够的情况下,孩子的重疾险也必不可少。其实这个不用多说,因为大部分的家庭过来购买保险时,都是首先要求买孩子的。我们从专业的角度来看,感受到满满的责任感和爱的同时,并不推荐家长们这么做,因为只有先保障好我们自己,才能为孩子撑起一片天。

儿童购买重疾险的好处在于,一方面能将保障用到极致,同样是保终身,30岁再买就少保障30年。而且重疾险中所包含的儿童重疾部分,成人之后再购买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另一方面,儿童时期购买重疾险,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需缴纳的总保费比成人低很多,保险杠杆拉到最大

家庭保险配置第二步:意外保障

意外险保费便宜保额高,杠杆大,可保终身意外。这样一来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承担的风险较大,因此它通常是作为一种附加险而非主险出现。并且意外险只针对意外的肢体损伤和身故赔偿,对于一般疾病或者重大疾病是没有任何赔偿的,所以它并不能代替重疾险和医疗险。推荐给经常外出旅游、频繁出差的朋友。

家庭保险配置第三步:医疗保障

首先是社保。社保必不可少,也是我国综合国力提升的一大表现。一些企业会给员工补充商业医疗险,这没毛病,但职工商业医疗的问题在于,它只是一份“借来”的保险,不能选择保障的内容(进口药和新的治疗手段往往是不包含的),且退休之后就没有了。但实际上退休之后才是疾病高发期,这个时候我们的客户会发现,有严重疾病记录后,想自己再买一份健康保险,几乎是不可能的了。

医疗保障要在没病的时候买,才能确保在有病的时候安心治病。

高端医疗险报销上限高,无须在医院排队等候,不用面临选国产药还是进口药、主治医师还是主任医师的两难选择,比较适合追求生活质量的中高产家庭配置。

家庭保险配置第四步:人寿保障

人寿保障是保险行业最早出现的险种。设计初衷是考虑到家中重要成员或经济支柱在不幸失去生命时,如何为其余的家庭成员提供最后的保障,如何为孩子的教育问题、老人及伴侣的生活水平和养老问题尽最后的责任。说得矫情一点,这是一份“爱的保险”。

但是人寿保险之所以放在第四步,是因为现在社会医疗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多数疾病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极大地提高了人均寿命水平,甚至病人可以带病生存。那么保障的重点一定是放在如何更好的生存上面。

当然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存在即合理。人寿保险到目前仍在市场占有很大的比重,究其原因,其实无非是责任的体现。对于一个家庭来讲,可能会背负着房贷、车贷,会面临生活成本的被迫上调,孩子教育经费的不断增加等等。那么作为家庭的核心成员,必然会为家人的未来有所考虑,未雨绸缪。

因此,我会通常建议家庭的核心成员配置人寿保险即可。儿童可以暂时不用考虑这个险种,因为目前阶段,孩子仍是一个“消费者”的角色。另外,由于重疾险中也包含有人寿成分,可搭配重疾险的额度一起进行配置。

家庭保险配置第五步:美金储蓄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这一步主要负责教育基金养老保障两个方面,我们与客户达成的共识是这部分资金用来做长期持有的资产,并在保值的基础上,要尽可能稳定地增值。那么就意味这一部分的理财产品和股票类短期持有、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手段,或者基金这种不稳定、不保值的投资手段无缘了。

那么储蓄险采用美金计价的好处之一也是可以达到资产保值的效果,虽然货币的走势我们难以预测,但是是继续持有同种货币背水一搏,还是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对冲风险,这就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那么大家最关心的一个问题:美金储蓄的理财计划收益如何?简单来讲就是第5年供完(也可选10年),第8年回本,之后每10年翻一番。时间越长,收益率越高。可以想象,这笔钱到后期,复利效应带来的红利会是呈指数型增长的。

那怎样能使想这笔钱可以保留的时间最长,以达到持续最大增值的可能呢?我的建议是将保单放在孩子的名下,生效一定的年份后,无论是大人拿来做养老还是孩子出国留学读书,都可以源源不断的从这个账户里收钱。就好比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可以收获源源不断的果实,还不用自己花时间和精力去打理。

总结:

基本上只有按照这五步走,家庭的防御体系就能够固若金汤。当然了,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步骤有先后,一般情况下,只需遵循一个原则:先保障,后理财;先大人,后小孩。要把根基打好,家庭的大树才能枝繁叶茂。

笔者背景:

丁大豆,一个港漂的北方女生。香港中文大学理科硕士,广东药科大学医学学士。父母退休前在国内从事保险行业,在两家最大的国有保险公司任高层。在来到香港之前,没想过进入保险行业,因为一来对父母本行有天然的排斥,二来保险行业饱受诟病。其实仔细想想,这并不是保险本身的问题,而是早年从业者门槛低、素质参差不齐,带坏了整体的风气,影响了老百姓的判断。当我进入医院实习之后,才真正见识到什么叫有病没钱医,也意识到大众对保险的排斥和不信任是导致这类悲剧的根本原因。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老百姓却没有与之匹配的保障意识。保险跟医学一样,都是对人类有重要意义的行业,希望能从我们这一代做起,把专业和温度带给每一个大小家庭。咨询相关知识,欢迎大家添加我的微信:18826478829。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