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创作家庭教育

爸妈,你想要我怎样?以爱之名伤害我?

2017-12-04  本文已影响1440人  岭月松风

谈谈期待,谈谈双重束缚,谈谈亲子版“你想要我怎样?”

小学

主动帮妈妈扫地,妈妈说:“不用你扫地,你读好书就好。”书包的书乱七八糟,随地丢垃圾,妈妈说:“怎么这么邋遢,自己又不会扫地,还乱扔垃圾。

到底要不要扫地?你想要我怎样?

初中

到了青春期,妈妈说:“你应该多自己注意自己的形象了。”我觉得头发有个小刘海很棒,头发留长了一点,妈妈说:“头发这么长还不去剪。”结果又被剪了和尚式的平头。

到底我能不能管理自己的形象?你想要我怎样?

高中

学习压力大,别的同学太努力,感觉自己跟不上。爸爸说:“不要跟别人比,自己进步就好。”早上起床,感觉累,晚了10分钟,爸爸说:“别人都在看书了,你才起床。

到底要不要和人比?你想要我怎样?

大学

上了大学,爸爸说:“你长大了,应该学会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了。”大学这几年,我尝试去安排,可失败了,颓废过了三年,当我去思考这是我应该为自己人生付出的学费时,爸爸说:“你必须听我的,赶紧去准备考研或者考公务员。

到底我能不能自己安排自己的人生?你想要我怎样?

亲子关系中,是否充满了这样的前后矛盾?

1、“这么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想吃什么?”

“麦当劳。”

“不健康,不可以。”

2、“这么大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想穿什么?”

“高跟鞋。”

“你还小,不可以。”

3、“无论是对你的否认还是打击,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爱变成了魔鬼

这些对话是否在现实生活中,或者在您的心中出现过?从父母的角度,是非常好理解的,从教育内容上看,一切都希望孩子更好,希望孩子能有卫生意识,不希望孩子帮倒忙;希望孩子有主见,不希望孩子胡乱安排自己的饮食起居;希望孩子努力,不希望孩子压力太大。所以从父母的角度,这沟通是完全合理的,因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可从孩子的角度看,却是大大不同:

为何你让我自己选吃的,又否认我的选择?

为何你跟我说自己跟自己比,进步了就好,却时不时在我面前说哪位同学又获得什么成绩了?

为何你让我自己选择自己的人生,却不给我时间自己调整?

这种情景便是所谓亲子间的双重束缚,也就是在内容水平上是为了孩子好,比如为了孩子更优秀,当孩子烦恼时跟他说跟自己比就好,当孩子懒惰时又跟他说你看看别的孩子。这种想法在父母这一方完全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好,都是为了孩子更优秀,这是内容层面的。而在关系层面,父母在对孩子说:“虽然我给你选择权,但你的选择不符合我的标准;虽然我相信你,但你的想法和做法也实在是太……”这无疑又是对孩子心灵的伤害。

所以在孩子心中,他感受到的是:父母给了自己选择权,却又否认自己的选择;父母给了自己信任,却又不相信自己。

于是乎,父母的爱变成了魔鬼,给孩子压力,给孩子不被理解和不被爱的感受。“如果这就是爱,我宁愿一生无爱。别总是以爱之名伤害我。”一位高中生写道。

亲子间的双重束缚

期待是把刀

双重束缚的起源在于父母的期待,可期待是把练人的刀,练得好,孩子一身本领,却迷失了自己;练得不好,把孩子逼入绝境,最终伤痕累累。这一结论是很好得出来的,因为期待的逻辑结果只有两个:

1、孩子达到了期待,这是父母便会产生“既然你可以做到这个,那么你就可以做得更好!”的想法,从此会有更高的期待。

孩子班里成绩中等,父母:你能不能进前10?孩子考进了前10,父母:你能不能拿第1?孩子拿到了第1:,父母:很棒,你能不能保持住?孩子保持住了第1,父母:别骄傲,你要跟全市、全省、全国的孩子比……

2、孩子达不到期待,父母看似放弃了期待,可实际上并没有,他们每次去尝试期待都无果,所以转变成了深深的无奈,父母只能用打击或者忽略的方法对待孩子。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你怎么这么没用?”“算了,我对你没什么期望,别做坏事就行。”

从这两条逻辑来看,无论有没有达到期待,孩子都会受伤。总是达到父母期待的孩子心里总藏着一句话:“您到底是爱我还是爱您心中的那个完美孩子?”总是达不到父母期待的孩子心里也藏着一句话:“在您眼里,难道我就什么都不是吗?

一旦父母表达出对孩子来说是压力的期待,双重束缚便产生了。可能您会反问:“难道孩子不需要一点压力吗?”“父母就一点儿期待也不能有?”当然,每个人都需要压力,每个人也都需要被期待的目标,可不一定是要通过双重束缚的方式达到呀,一定有更好的方式。

更好的方式

一次考差了,妈妈对孩子说:“考差了,你也一定不好受,你能跟我说说你的想法吗?”

一次考好了,爸爸对孩子说:“你能达到这个成绩,一定是前段时间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吧!”

这便是取代双重束缚更好的方式,前者叫:反应式倾听,后者叫描述性赞扬。

反应式倾听。分三步:

第一步:当看到孩子表现不良情绪时,父母自己也会产生情绪和想法,没有关系,这时父母要暂时把自己的情绪和批判的想法放在一边;

第二步:体会孩子此时此刻的想法和感受;

第三步:告诉孩子父母对他想法的推测(不要自信和武断,因为父母无法确定自己说的是对的),跟孩子一起想办法,可以跟孩子描述父母对他想法的看法,尽量幽默一点。如果没有第一、第二步,直接开始第三步,就会把讨论变成争论,把一起商量变成争吵。

举个例子,孩子不愿意上学了。

遇到情况

我们要看孩子这时候的心情,是因为太累不舒服,还是因为在学校遇到困难或受到嘲笑等等,这时孩子的心情是不确定的,但肯定是负面的。

反应式倾听的过程:

[第一轮反应式倾听]当你接收到孩子这样负面情绪的时候,你肯定也会不舒服的,你会有怎样的想法呢?可能会惊讶“平时不是很喜欢上学的吗?今天怎么啦”,也可能会愤怒“不行呀,你必须去学校呀,这是懒惰行为”等等,有这些情绪和想法都没有关系,这时你需要把这些情绪都放在一边。

暂时把你自己的情绪和批判的想法放在一边

这个非常重要,这不是控制、不是忍住,越是忍住越无法控制,越不允许它越容易冲动、容易爆发,而是承认有这种想法和情绪,试图把它放在一边。然后心里试图去理解孩子“可能孩子发生什么事情了吧,要不他不会不愿意上学的”。

告诉孩子你对他想法的推测

这时父母尽量不能武断,要尽量说得幽默一点“你是担心听写?还是现在很困不愿起来?”。这时孩子可能会很敷衍地说“我讨论上学”。

表达你自己的感受,并表达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这时我们会发现:反应式倾听不是一步到位的,是要不断循环的。我们经过一轮反应式倾听后,孩子还是说“我不想上学”,这时我们父母可能就会有情绪了“怎么用了反应式倾听还是没有效果”,这时我们要相信反应式倾听的力量,继续往下走,继续承认自己的情绪和想法并把它放一边,继续理解孩子,继续往下问。

暂时把你自己的情绪和批判的想法放在一边

[第二轮反应式倾听]这时父母可以通过一个方法缓解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感受,如“孩子,你以前很喜欢上学的,现在怎么了?噢,我知道啦,肯定是发生了什么让你难受的事情?”,一方面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一方面试图表达给孩子听父母理解他的感受。这时孩子慢慢会说出来“丹尼说我很笨,说我总是接不到球,他嘲笑我”。当父母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可能又会有情绪和想法了。

关注孩子的情绪

[第三轮反应式倾听]这时父母要暂时把情绪和想法放一边,然后理解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那你昨天肯定很不高兴”。

跟孩子一起想办法

当孩子愿意跟父母分享他发生的事情、愿意在父母前面承认他的情绪和感受的时候,他就学会了正确面对自己的压力。

描述性赞扬。便是具体地,切实地把孩子所做的事情描述出来,告诉孩子为什么表扬他。这并不容易,需要不断练习。


有了这两个工具,双重束缚也就不存在了,父母也不再会以爱之名去伤害孩子……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