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疲劳》随笔

2018-05-27  本文已影响6人  Aaron97

作者:Aaron

一位博学的同学给我推荐了莫言的《生死疲劳》,遂又开始了慢慢的啃书之路。只能说当初开始的时间选的不好,期间任务量太重,零零散散的看着,倒是让我很是疲劳。反而是来美安顿下来之后,时间多出来了很多,最终也是赶在年前给读完了吧。

总体来说,感觉这本书在很大的程度上模仿着《百年孤独》,西门闹本人经历了数次轮回,见证着自己家族的兴衰,犹如乌尔苏一直见证着自己家族的兴衰一样。而最后的结尾真的是出奇的相似,蓝开放和庞凤凰生下了那个大头娃娃,一如布恩迪亚家族最后的两代。差别在于后者最终消失在了飓风中。总体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一读的,因为就像余华在写《兄弟》时说的那样,文革和改革开放这两件事,在欧洲用了四百年,而在中国只用了四十年。 对于这样的一段历史,我们需要铭记,然后反思。而两本书都展现了文革时的疯狂和改革开放初期人们对金钱的狂热追求和道德的沦丧。

对于文革的这样一段历史,我们不好做太多的评论。被打倒的基本不是坏人,武斗的双方没有正义与邪恶之分,而很多之前游手好闲的人是在这段历史中飞扬跋扈,“翻身农奴把歌唱”。但是我们不能对那段历史揪着不放,甚至谴责党和国家,因为这就正如那段时期人们所犯下的错误一样,他们揪着别人的成分不放,不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我们所要知道的是,人性是有邪恶的一面,在历史的潮流面前,那些怀有异心乱民暴民,会趁机作乱,为了自己的利益残害他人。文革期间被打倒的那些人,就是前者为自己前途“奋斗”路途上的牺牲者。而对于那些心智不全,被人利用的愚民来说,他们不是正义,也不是邪恶,如同《三体》中所说,“他们是历史”。

我也斗胆说几句,以前我是有点反感当前现状,觉得政治不清明,不民主,偶尔翻墙出去看看新世界。那时候就是一个愤青。但是如果现在让我这个身处互联网长城之外的人再来评论的话,我觉得党和国家做的很好,人们生活的很安全。美国每天晚上都不知道有多少人死于枪战,台湾曾被美国赞誉“亚洲民主推行的最好的国家”,但事实上台湾却被上万人的游行搞得焦头烂额。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价值观是普世的,有的只是各种理论的本土化,和本国国情结合起来的才会是最好的。再说一遍,我虽然身在海外,虽然毛概得分不高,但是宝宝拥护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从语言上来说的话,莫言显得很粗俗。通篇你会看到很多很,野性的语言吧,就像《红高粱》里面在高粱地上**体现出来那种最原始最野性的追求。这种语言我不是非常喜欢,但也会看看,因为挺有意思的。生活的乐趣在于多姿多彩。但目前为止最喜欢的两个作家就是三毛和钱钟书了。三毛的语言根据她作品的不同,变化很大。从文学价值上来说,也许后期的作品更好一点。但是从个人情感上来说,还是更喜欢最早期的吧,因为希望三毛可以永远是那个可以和荷西厮守在一起,快乐的三毛。而钱钟书的书我只看过一本《围城》。第一次读的时候大概还是初中。除了了解个故事大意也就是什么都不记得了。但是当我出国前把它重温一遍时,在捧腹大笑的同时,也在赞叹钱老对那些穷酸文人的嘲讽,是如此的细节而且幽默。因为这一遍重温,被钱老圈粉了。我没有钱老的那种豪言壮志:读遍清华所有藏书。我只求能够在闲暇之余都能有一好书相伴就行了。

   

    明天就是年三十啦,但是宝宝明天满课,现在满屋子都充满着一种dandan的忧桑。祝所有能与家人团聚的朋友们新年快乐吧,下次见面的时候都长个十斤八斤什么的。

2017年1月15日 美国哈蒙德

2017.5.1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