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日清战争

2019-05-13  本文已影响0人  伊儿_1940

无意间拜读了梁启超先生的《李鸿章》,居然收获颇丰,感觉弥补了自身很大一块知识空白,也改变了我一直以来偏激的想法,更是想深入了解那段令人反感却我们最近的历史记忆,尤其想知道在李鸿章主导下的洋务运动以及北洋水师的创设与覆没,翻阅度娘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独有偶,仍然是不经意,在单位读书月书架中遇见此书——日本大谷正教授写的《甲午战争》,从日本人的视角对这场日清战争进行了著述。如获至宝,拿下此书,再次走进那段历史。大谷正先生用大量历史文献资料,从政治、外交、军事、媒体、社会等多角度,从战前东亚、战中局势、战后和谈等多维度,字里行间,严谨客观,回看了这场与中日双方而言都很艰难的战役。

1894年7月25日,朝鲜丰岛海战点燃了甲午战争导火索,日本正式向中国发布交战声明,中日间爆发了近代以来两国首次大战争。此时,中国和日本都是东亚强国,但并非帝国主义国家,两国同时以被动姿态带入西方列强19世纪对东亚的不平等外交关系中,其中,以中国为中心的传统东亚秩序与西欧外交关系并存,而围绕朝鲜支配权问题产生新型的国际关系成为甲午战争的一个诱因。历经多年战前准备,以及两国主战派和避战派反复博弈,日本终于以朝鲜问题为契机首先发动了战争。

战争开端很微妙。甲午战争规模虽然不大,却比日俄战争呈现出更为复杂的样态。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和明治天皇并不主战,尤其明治天皇,他是一个不喜欢赌博式对外扩张的避战论者,心中维系对祖先“万世一系”地位以及国家将入险境的恐惧,他很不主张开战,并为强硬派擅自发动战争且要求自己批准宣战而愤怒。首相伊藤博文也是避战派,在日本内阁出兵朝鲜后,仍打算和大清一同着手朝鲜内政改革,把朝鲜纳入大清和日本共同势力范围;在清政府,负责对朝外交的北洋大臣李鸿章也致力于避免战争爆发,始终坚持“对日避战论”。他很清楚日本长期推进军备扩张,对两国军事实力了然于胸,为此,他试图借助英、俄等国的力量压制日本,调停战争。慈禧太后对李鸿章信任有加,自然也不愿意开战。与此相反,出于各自不同目的,国家利益、政治角力或是夹杂个人私利,日本外相陆奥宗光和光绪帝、军机处翁同龢、总理衙门李鸿藻等人则非常强硬,相互拒绝调停、力主开战。最后,在国内反对派的舆论压力下,李鸿章做出了历史上重大的决策失误,既没派遣大规模军队压制日军,也没完全按兵不动,而是选择了无论政治还是战略上都颇显拙劣的办法,向朝鲜派送了小规模增援部队,从而助推了战争爆发。渐渐,随着局势的发展,明治天皇转变观念开始热衷于战争,甚至把大本营搬到广岛亲自指挥,日方也调整了“作战大方针”,将以短期决战为目的的甲午战争转变为长期战争。

战争过程很无语。并不像我们印象中那样,日军装备始终占上风,清军武器落后、不堪一击。从当时装备来看,清军完全占据优势。日军当时使用的大炮是本国青铜制造的大炮,当时欧美先进国家都用铸钢来造大炮,相比而言,清军用的是德国克虏伯公司生产的铸钢大炮,步枪也比日军好,甚至还装备了德国制造的新型连发枪。从海军战备来看,清军战舰的吨位、鱼雷火力等,与日军海军也算基本持平。从战争中后勤补给看,日军也明显处于劣势,朝鲜是大清藩属,清军后勤补给方便,而日军战争途中物资匮乏,运输困难,在补给方面大伤脑筋。根据大谷教授介绍,平壤之战中,日军南面和西面进攻都遭遇失败,清军依靠大炮、机关枪和骑兵队等相互配合击退了日军,北面进攻的日军占领了部分地区后也无法再推进。如果弹药粮食都很充足的清军坚持抵抗,在粮食补给上碰到问题的日军极可能陷入绝境。但没想到,士气低下的清军选择了内讧、逃跑、弃城和投降......平壤战役日军获胜,士气高涨,于是,大本营着手策划旅顺半岛攻占计划,残忍展开“旅顺大屠杀”,侵略爪牙开始伸向中国大陆。

战争结局很悲伤。众所周知,清军节节败退,不堪一击,日军陆军一路高歌猛进,从占领朝鲜全境最后至中国山东半岛。1895年1月,日军两万人在山东荣成湾登陆,偷袭威海卫炮台,并以军舰封锁东、西港口。由于清政府一味避战求和,陆上防御较弱。定远、镇远两主力舰浴血奋战,中弹甚多,其他战舰非沉即毁,硝烟弥漫,海水沸腾,提督丁汝昌宁死不降选择自杀,舰上官兵大部分壮烈牺牲,李鸿章耗时十余年构筑的威海卫要塞最后失守,精心打造的北洋水师悲壮覆灭,洋务运动彻底失败。甲午战败让清政府海防从此毫无防御,西方列强乘机瓜分中国,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深渊,忙于割地赔款,面临亡国危机;而日本一跃成为东亚强国,赚得盆满钵满,跻身列强行列。

回望这场战役前因后果,同样数十年准备,清政府进行洋务运动,日本开始明治维新,都在政治体制,军事力量,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中,寻求各自的发展道路,可是结局却如此大不同。细看清政府,内廷斗争,制度腐朽,洋务运动浮于表,军事变革不彻底,武器装备停留初级。当时陆海军总兵力虽达80余万人,但机制落后,管理混乱,训练废弛,调度吃力,清军士气和战斗力低下。而十多年来,日本始终坚持改造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并为侵略朝鲜乃至中国做着积极的准备,举全国之力推行西欧式近代化变革,大到政治体制、军事调整、经济改革,细到军队编制、作战计划、后勤保障、舆论体系等,进行了彻底的改革和完备的战略部署……不再赘述。

甲午战争,既是一场日本觊觎对朝支配权、谋求东亚霸主地位的非正义战争,更是一场让近现代中国人沉痛觉醒和崛起的战争。读完此书,感受犹如读完《李鸿章》,内心沉重依旧。但不管如何,能遇见此书,跟随日本大谷正教授由表及里,去客观回看这段历史,去思考这段历史,能获得一个理解这场战争的另类视角,也是一种幸运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