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旅行·在路上

长春|一日印象

2017-12-07  本文已影响49人  Tryvel

即使在东三省里,长春也并不是能堂堂挺直腰板的地位。论现状,一个城市里最老的火车站,往往在这个城市里最中心的区域,也因此,是这个城市重要的脸面。在你进入每一个火车站进站口的大门时,回头,对面的楼越高,灯饰越华美,大道的车流越熙攘,这座城越有底气。

图片来自tryvel

长春没有那样的硬件。曾经长春引以为豪的市政规划,也在几十年的大拆大建里泯然众城了。

在百度地图上可以看到长春将城区规划成的一个个矩形区域,十分规整  。

论历史,长春也没有沈阳的牌子硬。坐拥沈阳故宫和北陵的盛京,是大清国的开国之都。而长春,甚至在吉林省内,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屈居与吉林市之下。长春能出头,还是多亏了伪满洲时一个尴尬的首都名号。

图片来自tryvel

“如果长春在时间上有高潮的话,那就是新京。”

东北三省旧称满洲(Manchuria)。承载着一段屈辱的历史的这个名字,如今在国外的知名度大概胜于国内了。清朝兴衰均与东三省密不可分:皇太极在沈阳称帝,溥仪在长春沦为傀儡。溥仪在长春的居所,也因此在中国的宫殿里别具一格。

图片来自tryvel

一是西风渐进,建筑已明显地西洋化;二是气派不再,甚至不再追求我们在中华宫殿里常见的对称元素,寝宫与办公处不再有明显的庭院之别,只不过就是两座小洋楼。这倒使得这座伪满洲皇宫平添了些魅力,像是终于可以信服,“啊,这才像是人会住的地方啊!”(笑)。

图片来自tryvel

虽然宏伟欠奉,但能窥见些皇家的小精致。上图这原本为婉容准备的会客厅(但因为被打入冷宫,婉容从未使用),建筑风格已经深受西洋影响,装饰上却仍是遵循的传统清朝宫廷审美,还能感受到点和式风格。

略显得有些“张牙舞爪”的吊灯,也是这栋楼风格的一个缩影了。

所有这些混杂的元素被迫共存在这些一栋栋的小房子里,无论它们相融和谐与否。溥仪和婉容都是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应该都能接受这些巨大的变化;但这些巨大的变化又何尝不时刻使他们胆颤。

在皇宫里的一角,有一个游泳池。介绍写,溥仪虽不顾不可露体的礼俗建了游泳池,却从来不曾下水游玩,只会在岸边坐着看人嬉戏。坐着的那背影,应该极为孤独吧。


像长春这样的城市,其实是出身优渥的,能在建城之处就被仔细地规划着。我去过的另外一个有相同待遇的城市,是哈尔滨。因为已经过了三年,具体的街景早已记不清,可城市规划是一座城刻在骨子里的风格,不会被轻易忘记,以至于,我对哈尔滨的好感一直没有磨灭。

可长春的如今,却很难让一个外地人心生好感了。

东北的冬天总是不得人爱的。或应等一个夏日,在桂林路上走一趟,再回来续写吧。

文——Faye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