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懂的职场心理学--磨菇定律
2021-12-14 本文已影响0人
老猿享说
▎磨菇定律:在角落里努力成长
20世纪70年代,IT行业刚刚兴起,从事电脑编程开发的人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和认可,甚至被其他行业的人质疑他们的工作认真度。这些年轻的程序员不甘如此,就激励自己要像蘑菇一样生长。为什么要把自己比喻成蘑菇呢?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处境与蘑菇类似,生长在角落里见不到阳光,没有足够的肥料,面临着自生自灭的状况。唯有长到足够高足够壮的时候,才会被人们关注,这时它们可以接受阳光雨露。靠着这种激励,年轻的程序员们对工作充满信心,坚信自己终有一天会像蘑菇那样,出人头地,被人重视。后来人们就把初学者不被重视、从事打杂工作,遭受批评指责,得不到认可和提携的情况,称为“磨菇定律”。
职场中几乎每一个人都会遇到“蘑菇期”,这个时候吐槽抱怨急功近利无济于事,只有沉下心坚持住,比别人更加积极主动努力。如果非要觉得自己是“灵芝”,那“磨站”也要先做好。那么顺利度过“蘑菇期”有效的办法就是做好“蘑菇期”该做的事,作为职场新人尽快做好从学生到职业化的转变,职业化就是职场素养,除了专业技能外包含团队沟通协同合作、责任担当、职场礼仪、情绪及压力管理、团队服务精神等能力,除了加强学习专业技能要多学习职业化塑造的知识,比如看一些这方面的专业书籍或视频并在工作中积极实践,工作中认真负责做好每一件小事,积极主动学习、沟通协作,记住专业就是把简单重复的事情做成卓越。职业化的反面是本能化,工作中避免本能的情绪化,随意吐槽抱怨、耍个性,缺乏责任心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达尔文说过:“要先改变环境,必须先适应环境,别等环境来这改变你”。所以对职场新人来说积极职业化塑造去适应工作环境。
文/老猿,写代码写诗写职场的程序猿大叔,倾力原创简单实用的硬干货,转载此文请联系老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