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如何改变人生?

2019-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夜行的灯笼

前言:

话说选定这个题目,还真是难写,打游戏不毁了人生就谢天谢地了,还改变人生,你做梦呢!

不过话说回来,把人生毁了也算是种改变,所以“游戏改变人生”这话也没说错。

下面呢,笔者主要是以解读《游戏改变人生》一书为主,展开今天的点灯内容。

主要回答两个问题:

游戏为何能够改变人生?

游戏如何改变人生?

希望你看完有收获。

游戏为何能够改变人生?

还真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传统的观念认为打游戏害死一批小学生中学生以及大学生,但是这里不会讨论,也不想讨论,电子游戏是如何毒害咱们小老百姓的。

这里主要谈游戏如何让我们变得更加强大,对,你没看错,就是变得强大!

《游戏改变人生》这本书是本大书,其中的结论和方法来自200多个心理学、医学和神经科学的案例研究,所以放心,绝对靠谱,除非作者在骗人,然后出版社的编辑们都是不负责任的坏家伙。

当然,我没办法通过仅仅几千字解读完这本几十万字的大书,所以我只挑几个比较亲民的点来谈。

①游戏是一种乐观积极的思维方式。

先试着想一下,你会因为打游戏失败而再也不打了嘛?你会害怕游戏中遇到的挑战吗?你会因为游戏中遇到的困难而痛苦吗?

对,你不会,至少在很大概率上不会,大多数时候你不会因为游戏本身而感到不愉快,而是因为游戏耗费了你的时间让你做不成其他的事情而不愉快。甚至内疚,甚至自责。

作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表明,人在玩游戏的时候,能更有创造力、更有决心、更乐观地去解决棘手的挑战,也更容易向他人寻求帮助。

举个例子,所有的游戏都教导我们要坦然面对失败,因为玩家随时可能遭受损失。电子游戏往往有着更高的失败概率和速度。在电子游戏里,我们80%的时间都在失败,平均每小时失败12~20次。

像打篮球一样,有百分之八十到百分之九十的球都是进不了框的,但你仍然愿意乐此不疲的打下去,并且逐步提高自己的投篮命中率,为什么,因为在你的脑子里这是一场游戏。

那么我们把游戏中的思维带到现实中来,将考试、面试、演讲看成是一个个关卡,其中遇到的阻碍看成一个个需要打败的怪兽,然后你学到的方法和知识都是你的装备和能量,帮助你的人都是你的队友,你会发现,那些之前看起来很困难很难实现的事情在你用游戏化的思考过后,它会让你具备信心,更不害怕失败,因为你知道失败可以再来,人生其实是一场场小游戏组合而成的大游戏。

②玩游戏玩的是态度。

我想告诉你的是,玩游戏的作用,关键不在于我们玩了哪款游戏,在游戏上花了多少时间,而是我们为什么玩游戏:是为了逃避现实生活而玩,还是为了让现实生活过得更好而玩?如果你是为了逃避现实而玩那你的确会内疚自责,因为你耽误了做真正重要的事情。而你要是为了让生活变得很好而玩游戏,游戏将会给你带来不一样的人生。

这里面起决定因素的就是你玩游戏的态度。

③游戏让你忘记烦恼和痛苦。

如果你打过游戏,你会发现一款好玩儿的游戏能够让你忘记病痛、忘记饥饿、甚至忘记睡觉。我记得自己读高中的时候,在家里是能够从晚上七八点上床打王者荣耀打到凌晨三四点的。

游戏之所以能够让人忘记烦恼痛苦和不开心,是因为人的大脑运行机制中存在注意力焦点效应,当人的注意力聚焦到游戏中时,大脑的供血会自动趋向于那些让人兴奋的区域,而那些载有负面情绪区域的供血就会被减小,这样一来,烦恼和痛苦传递给大脑皮层的神经信号就会被大大减弱,人就不会产生痛苦的感受。

当然这不是说你要靠着游戏去逃避现实中遇到的困难,而是说用更好的更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情绪去面对困难。

书中提到的一些实验案例就表明,利用游戏帮助患病者康复的概率会大大升高,作者的医生用五十年的医疗经验告诉他:病人的态度决定性地影响着痊愈过程。这个在樊老师讲的《每个人的战争》里就有提到,大多数时候,癌症患者不是被癌细胞杀死的,而是被吓死的。人的负面情绪会影响到人的生理机能从而使病情恶化。(这个在《每个人的战争》中有详细的阐述。读者可自行了解,这里就不再赘述。)

总而言之,游戏能够帮助人们对抗消极情绪,并恢复积极情绪,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比如病痛。

如何用游戏改变人生?

作者提到,他自己设计了一款名叫《超好》的游戏帮助自己走出脑震荡带来的痛苦阴影,让他从抑郁想要自杀的处境中走了出来了。现在,全球有超过40万人利用《超好》游戏,改变自己的生活,实现人生的成长。

那么如何给自己的人生也能设计成一个让人能够不断努力奋进的游戏呢?

这里有个公式:

每天的胜利=补充3个能量块+对抗1个坏家伙+完成1桩任务。

下面我把这个公式一一拆解一下,

①三个能量块:

大多数游戏都有能量块的设计,比如《王者荣耀》里面的回血包,《刺激战场》里的绷带,《超级玛丽》中的大蘑菇。

如果你玩过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你会发现主角一般有三个数值:生命值、魔法值、体力值。

现实中你需要的也是三种能力:生理复原力,也就是我们的身体保持健康的能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游戏里的生命值;社交复原力,也就是我们和他人一起合作交流的能力,你可以把他想象成魔法值;情绪复原力,也就是我们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的能力,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体力值。

然后你可以通过比如跑步吃水果蔬菜提高我们的生理复原力,通过和他人互动交流提高社交复原力,自己通过听音乐看心理学书籍提高情绪复原力。

②对抗一个坏家伙,什么是坏家伙?就是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障碍。

大致分三类。

第一个叫粘粘床,粘粘床让我们整天懒得动,不愿意锻炼也不愿意学习,要对抗这个坏家伙,你应该马上站起身数5下,数到5的时候大声对自己说:「我自由了!」或者说点别的什么都行。就算数完之后你还是不想动,你也获得了一种信心,只要你想,你就能逃离粘粘床。

第二个叫太头怪兽,它总是会用太什么什么,来阻止你做有意义的事。比如我太累了,就不写作业了,我跑步得太费力了,就不跑步了等等。要对抗这个坏家伙你需要的是转变一个句式。「我很累,但是我还是要去做几道题」,「我跑得很费力,但是我今天还是要跑3公里」。你会发现,你用不着改变对自己的想法,也能去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

第三个叫单独监禁,它把人整天关在家里,阻止你进行任何有意义的人际接触。要对抗这个坏家伙,你可以向别人发一条信息,上边就写「我想你了」,然后和他聊一会儿;你也可以向陌生人微笑;你也可以把游戏机、iPad都留在宿舍里,自己专心出去和别人散步。

这里的思维方式就是,问题分离,把问题当作你自身之外的问题。不是你有问题,而是你遇到了问题。之前学姐的点灯说的,原生家庭的问题,那么就可以说是你遇到了它,而不是你拥有它。对于懒惰也是一样,不是你懒惰意志力不够强,而是你遇到了懒惰,然后你需要去克服他。这个思维方式的转变,能够让你更加有自信,更少地自责,更多地去应对。

之前根据《幸福的陷阱》里的接纳承诺疗法,是接纳情绪、接纳懒惰、接纳问题,然后再去克服。而这里的游戏化的思维方式则把问题给分离出去了,看成一个坏家伙,但却同样有效,很妙。

从这里也可以知道,通过不同的路径,却可以抵达相同的目的地。

所以遇到困难一定要记住,我在和坏家伙作战,而不是「我是一个坏家伙」。

③完成一桩任务

完成一桩任务,很显然这才是游戏的最终目的,你提升自己的能力,给自己加生命加法力,然后克服重重阻碍都是为了最终能够抵达终点,救得公主,获取胜利。

所以这是设计游戏时最关键的一个要素。

人生来就是要来做事情的创造价值的,那么设计任务最重要的就是根据自己的价值观还来设计每天要做的事情。价值观,就是你想要做什么样的人,成就什么样的事,这都是你的价值观。

比如我的价值观是做一个终身学习者,那么我每天做的事情就应该是学习,看一本书,学一门课程,或者读一篇文章。这就是我的任务。

④开启多人模式。

电子游戏有单人模式和多人模式,我们把人生打造成一款游戏时,也可以开启多人模式,邀请别人成为自己的盟友。

医学研究表明,我们的身体会强烈地回应社会支持,每当有人帮助我们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更强壮、更具复原力。

这是额外补充的一点。很显然,在游戏中,有队友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合作,游戏体验将会加分很多,无论是盟友提供的资源、独特的视角、美妙的陪伴等。并且你自己的强大也能够给盟友带来有益的影响。

现在我发现,咱们这个终身学习者群没建错。

提灯独行,虽然也有求知之乐和前进的喜悦,但是它的光芒是有限的,并且他是孤独的。而让灯与灯之间相互照亮,组成灯群,一同在茫茫黑夜中前行,独灯的光芒在合作中会被放大,也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游戏体验。

如果你想要做某件事,那么你可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人选,然后跟他说:我正在把人生变成一场升级打怪的游戏,我需要你的帮助,你愿意和我一起迎接挑战、并肩作战吗?



这篇真的好辛苦,书只看了前面一百多页,其中参考了一下得到专职作家陈章鱼的解读本。

原书里面有很多有趣的而又实用的游戏,也有很多生动的案例。总之原书要有趣得多,如果你对这本书足够好奇,趁着好奇心正兴奋赶紧去看看。

今天是点灯第九天。

感谢你成为我的盟友,也很高兴作为你的盟友。

让我们一同提着灯,继续前行叭。

2019-12-30

周一阴天多风

于东华理工大学一隅

戴世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