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简友广场想法

自我

2019-10-19  本文已影响0人  明月惊寒

我曾保持了很久的写日记的习惯,后来手写太费时间,改记电子版,但耽搁了几次就都忘记了。

每当回看以前的日记,很多事情记忆里都没有了,但看着那些记录,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如何成长如何生活的,那种感觉非常奇妙。

母亲们总是爱怜地记录着孩子一天一天的变化,我觉得,所有人自己也应当得到自身的关注。

大概是去年,我开始发现,很少有人会专门花费时间来与自我相处。大部分人都喜欢热闹,喜欢群体,一有时间不是静下来,而是去寻找另一个团体,另一种娱乐方式。

人的个体性极大地丧失了,处处显露着社会属性。

现在总有声音在说:“我们最终都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样子。”因为对自己不满意,所以不愿直面自己吗?

与鲜与自我相处相一致的是,人们向外发散着应该消耗的精力。

很多人对别人指指点点,茶余饭后极尽想象力,利用一切细枝末节来八卦,批评别人,甚至中伤别人,俨然自己已是人格多么健全的人物了。

但是有多少人在口诛笔伐的同时,是真正了解自己的呢?

还未认识自己,就已开始指点江山。不免可笑。

在认识世界的时候,太多人急不可耐地想要一蹴而就,从书本、从别人嘴里、从自己年轻的阅历里,仿佛学习到了一切,还未沉淀,就急不可耐地去社会上炫耀。

这种人总是喜欢下定论,xxx就是这样,xxx应该那般……

我本以为自以为是是中年人的属性,但在二十多岁的人群中,也非常普遍。

十几岁时浅薄的人生经验容易造就人们看法的偏颇,二十多岁时看到了更大的世界,我本以为该静下来潜心学习、积累,但大把大把的人刚见一树木便如同认清了整个森林。

开放,包容,谦虚的心态,也变得普通美德一样珍贵了。

以前看过一个问题:“为什么有些人待人友善却喜欢独来独往?”

有人答到:“待人友善是品质,独来独往是个性。”

后来又看到了类似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擅长与人打交道却喜欢独处?”

同样的,擅长人际关系是能力,喜欢独处是选择。

我尊敬每一个独处且不会无聊的人,因为她们可能拥有更为独立并且完整的人格。

人为什么要被外物奴役,自己就可以决定我几时喜,几时悲。

“人”太被强调群体性,而个体性被前所未有地忽略了。

很多人说我们寻寻觅觅一生追寻爱情,其实就像在世界上找寻另一个自己。

我不认同这句话,不仅因为爱情太稀有了,而且有些舍近求远了,独处的过程就像是在认识自己。

我觉得,跟自己相处,是件快乐有趣并且值得的事。

因为后来我发现,当我足够了解自我时,我也能很容易地理解别人。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