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晋祠游

2023-04-25  本文已影响0人  一苇杭之03

山西的朋友说起晋祠总是一脸的骄傲,唐朝宋朝的建筑在我们这里一抓一大把,不稀奇。

我们南方人平时说起吴文化头头是道,一说山西,便不太敢吱声,比历史,哪能及得上三晋大地呢?

但是且慢,其实晋祠里好像并没有唐代建筑⋯⋯

就好比我们苏州人喜欢说我们苏州城多么古老啊,随便走过一座古桥,拍拍桥栏杆,那宋代古桥上的武康石已经在此地等我千年啦!

其实哪有那么多的宋桥啊?平江路上的思婆桥是有武康石,但那两头雕有灵芝、宝莲的武康石做成的长系石在桥的侧面,你的手不够长,拍不够。

官太尉河上的寿星桥大概是苏州唯一保存完整的能轻松摸到武康石的宋桥了,坐在雕有鹿和狮子的桥栏上,古意浓浓。

晋祠也是,虽然没有唐代建筑实例吧,古建筑群也是能把我们震得一愣一愣的。

晋祠有三大国宝建筑,献殿、渔沼飞梁、圣母殿,据说都是坐西朝东的,我是方向盲,怎么也没弄清楚朝向,只记住了三大国宝建筑从前往后依次排列,气势雄伟。

献殿是给圣母邑姜供奉祭品的享堂,始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图一)

渔沼飞梁是架于两座殿宇之间方形鱼池上的桥梁。(图二)

圣母殿和渔沼飞梁一起创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九年(984年),是晋祠建筑群的主体,是奉祀唐叔虞的母亲邑姜的殿堂,也是祠内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图二)

所以,晋祠中最早最古老的建筑建于北宋哦!没有唐代建筑!

那么为什么我们想起晋祠就会想到唐想起李渊李世民呢?

此地确实是大唐李氏父子的龙兴之地。公元617年,李渊父子晋阳起兵就在此地,大唐289年的基业从此腾飞。

你以为晋祠的源头就在李渊父子吗?不是啊,李氏父子只是浓墨重彩的匆匆过客。此地源头在更早1600多年的西周初年,这里是唐叔虞的封地呀!

唐叔虞是谁?圣母殿中的圣母邑姜又是谁?

有一个成语叫“桐叶封地”,说周成王小时候跟同母弟弟叔虞玩耍,他拿起一片桐叶削成圭状交到弟弟的手里,说:“我以此封你。”史官立即记录在案。摄政王周公旦说“君无戏言,言出必行!”于是,周成王便将唐地封给叔虞,唐在黄河、汾河的东边,方圆一百里,也就是后来的三晋大地,现在的山西。

周成王是谁呢?他叫姬诵,周朝第二位君主,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太师姜子牙的外孙,母亲为王后邑姜。

夏商周断代工程把周武王伐纣的时间定格在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卒于公元前1021年,唐叔虞与他哥同时代,距今已经3000多年啦!

邑姜是姜子牙的女儿,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所以晋祠供奉邑姜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晋祠里的唐叔虞祠在圣母殿的北侧,倒是坐北朝南的,修建年代在元至元四年(1267),在康熙二十五年(1686)重修过,没有入选三大国宝建筑。

献殿、渔沼飞梁、圣母殿在晋祠众多古建筑中脱颖而出,到底好在哪里呢?

献殿造型,体量确为殿堂,但外观又好似一座凉亭,玲珑而稳定。它的亮点在它的梁架设置,既省料,又坚固,只在四椽栿上放一层平梁,上立驼峰、蜀柱,平梁两端用驼峰架在四椽栿上。

梁思成先生在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评价道:“献殿的梁架,只是简单的四椽栿上放一层干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

鱼沼中的小八角形石柱和柱础保留了北朝风格,桥上置汉白玉栏杆、望柱。飞梁东西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南北如鸟翼,整个造型像一只欲飞的大鸟。

古往今来,世上的桥梁多为“一”字形,唯有此桥连通沼岸,四面结成“十”字形。

梁思成先生评价道:“此式石柱桥,在古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

圣母殿在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中价值最高,其价值主要体现于大殿的建筑形制、规格和构造方法,堪称北宋建筑的典范。

大殿“副阶周匝”的做法在中国现存的古代建筑中为最早的实例。梁架采用乳栿对六橼栿用三柱的形式,是中国现存古代建筑中少有符合宋《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

殿内无一根明柱,只是在殿身四周设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屋架,这在建筑学上叫做减柱营造法。

大殿四周26根柱子皆微微内倾,制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造成“升起”。这样,既增加了建筑造型的稳固力,又使大殿翼角翘起,显示出曲线之美。这种做法打破了之前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反映出宋代木构建筑的高超技术。

上面这些我是从网上摘抄来的,圣母殿建筑结构复杂,我只挑容易理解的抄了几条在上面,复杂点的我也理解不了的,就不抄了。

按着介绍,又仔细看了圣母殿前檐廊柱上的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雕龙,这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其中,六条雕龙制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两条为宋崇宁元年(1102年)增加,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栩栩如生。圣母殿正面台基两侧还有两条无角的石雕螭首。

晋祠除了三大国宝建筑,还有三块名匾:水镜台、对越、难老(图三~图五),还有3000年的古柏,1500年的古柏,古意盎然。

今天意外遇见牡丹,在晋祠,在乔家大院,牡丹正怒放。

从乔贵发到乔致庸,乔家走向巅峰,终又归于寂灭,一声叹息。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