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策略模式(常用)

2017-03-27  本文已影响0人  _SHYII
介绍:

在软件开发中也常常遇到类似的情况,实现某一个功能有多种算法或者策略,我们可以根据环境或者条件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算法或者策略来完成该功能。如查找、排序等。
  一种常用的方法将多种算法写到一个类中,该类提供多个方法,每一个方法对应一个具体的查找算法;当然也可以将这些查找算法封装在一个统一的方法中,通过if…else…或者switch-case等条件判断语句来进行选择。这两种实现方法我们都可以称之为硬编码。然而,当很多个算法集中在一个类中时,这个类就会变得臃肿,这个类的维护成本变高也更易发生错误。如果需要种一种新的排序算法,需要修改封装算法类的源代码。这就明显违反了OCP原则和单一职责原则。
  如果将这些算法或者策略抽象出来 ,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不同的算法或者策略有不同的实现类,这样在程序客户端就可以通过注入不同的实现对象来实现算法或者策略的动态替换,这种式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也就更高,这就是策略模式。

定义:

策略模式定义了一系列的算法,并将每一个算法封装起来,而且使它们还可以相互替换。策略模式让算法独立于使用它的客户而独立变化。

使用场景:

1.针对同一类型的多种处理方式,仅仅是具体行为有差别时。
2.需要安全地封装多种同一类型的操作时。
3.出现同一抽象类有多个子类,而又需要使用if-else或者switch-case来选择具体子类时。

具体实现:

不同的交通工具计费规则不同,以公交地铁为例


public class StrategyModel {

    CalculateStrategy calculateStrategy;

    publ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ategyModel strategyModel = new StrategyModel();
        strategyModel.setStrategy(new BusStrategy());
        System.out.println("花费 " + strategyModel.calculatePrice(10) + " 元");


    }

    public void setStrategy(CalculateStrategy calculateStrategy) {
        this.calculateStrategy = calculateStrategy;
    }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return this.calculateStrategy.calculatePrice(km);
    }

    public interface CalculateStrategy {
        /**
         * 按距离计算价格
         *
         * @param km
         * @return
         */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public class BusStrategy implements Calculate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return km * 5;
        }
    }


    class SubwayStrategy implements CalculateStrategy {

        @Override
        public int calculatePrice(int km) {
            return km * 10;
        }
    }

}

策略模式主要用来分离算法,在相同的行为抽象下有不同的具体实现策略。这个模式很好地演示了开闭原则,也就是定义抽象,注入不同的实现,从而达到很好的扩展性。

优点:

结构清晰明了,使用简单直观;
耦合充相应而言较低,扩展方便;
操作封装也更为彻底,数据更为安全。

缺点:

随着策略的增加,子类也会变的繁多。


参考 :
《Android源码设计模式解析与实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