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笔记育儿在路上

让孩子喜欢上数学的Tips

2017-04-20  本文已影响14人  凡妈侃育儿

Fiona没上过学前班,在入学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对数学的理解和掌握没有其他同学快,虽然几次考试的成绩并不低,但是比起其他满分的同学来说,还是让她很有挫败感,时不时地会跟我提起“不喜欢数学”之类的想法。一开始,我并没有在意,告诉她慢慢来,需要适应。

一段时间过去,这个问题并没有什么改善,反而当我一提起数学的时候,Fiona就面露难色、拒绝排斥。她的情绪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开始留心她在数学方面的学习习惯和方法,发现最让她抵触的是枯燥乏味的计算练习和与实践脱节的标准化测验。

说实话,我不希望孩子在刚刚起步的时候就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我不希望这些所谓的题型和解题方法将孩子的探索欲紧紧束缚。怎么破?我在等待一个机会的到来......

终于,在二年级开学之初,数学书(人教版)上的一道练习题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题目是这样的:小蚂蚁要爬( )厘米能吃到苹果?如下图。

习题.jpeg

Fiona给出的答案是7,我好奇她的思路,于是问她是怎么得出来的,她的回答是直接用尺子量了蚂蚁到苹果的直线距离,但事实上应该测量蚂蚁到苹果间三条线段的长度之和,才是正确的,于是我又让Fiona量了一遍,最终她测量的两种结果是相等的,奇葩吧!不过正是这个奇葩,让孩子有了探知的欲望。

我不想直接告诉孩子方法或者答案,希望她能通过自己的思考发现问题,于是就先找了个替代品----纸条,来进行比较,果不其然,她一口咬定直线长。我要求她证明给我看,结果在这个过程中,她无意间拉直了弯曲的纸条,发现刚才自己的答案是错的,于是恍然大悟:书上的两条线应该拉直以后再比较。

纸条.jpeg

我接着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你拉直并比较这两条线段?”Fiona想了半天,说用线试试。我帮她找了两根不同颜色的线,分别按照书上的距离进行测量并剪断,然后放在一起比较。Fiona似乎看出红线(折线)比白线(直线)长,但是仍然不明显。(因为线有曲度和伸缩)

线测1.jpeg

于是,我告诉她还有另一种更精确的方法:用圆规测量。Fiona先拟定将B线(折线)拉直以后的方向,用虚线画出,然后一段一段的把折线的长度截取到虚线上,这样就得到了拉直折线的总长,又尝试用圆规测量A线(直线),结果发现A线的终点落在了B线终点的前面,故而最终确定A线(直线)距离最短。

圆规测量.jpeg

解决这个问题耗费了我们一上午的时间,孩子光用圆规反复测量长度就不下十次,但是我相信在每一次动手的过程中,都会引起她的观察和思考,内心的反复提问和梳理最终促成了她对知识的理解,也因此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从那以后,Fiona逐渐喜欢上了数学,开始选择看一些关于数学方面的漫画书,也会拿其中的一些智力题或者数独题来考我,当我假装做不出来、向她求助的时候,她会非常自豪的给我讲解,有时我也会成心在一些关键点上停下来,装作听不懂,这样她就不得不把关键点背后的知识再做讲解,重新梳理一遍,用她的话来说“其实数学挺好玩儿的,有什么难的!”

所以,让孩子喜欢数学,我认为下面几点值得注意:
1、作为父母,要留心观察孩子的兴趣所在,她更喜欢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好动的孩子,我们可以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游戏当中;喜欢卡通的孩子,我们可以利用卡通人物改编故事,创造数学情景;
2、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一切机会,提出数学问题、创造数学环境,引起孩子的注意和思考;
3、引导孩子进行多种尝试,让数学的学习和探索从动手开始,不怕孩子在此过程中的失败和错误,启发他们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一步一步向前推进;
4、提供一些优质的数学漫画给孩子阅读,放下自己内心的考量、放下期待和评判;
5、耐心、耐心、再耐心!尽管我们已经知晓答案,也要忍住性子管住嘴,一定程度上的示弱,鼓励孩子自己思考和探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